English

特朗普亞洲行之後 臺灣何去何從?

2017年11月20日 13:31:07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央網路報》18日發表社評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結束12天的亞洲之行後,外界對此行有兩極評價,支援者認為他鞏固美國的亞太領導地位,並以朝鮮核武威脅有效牽制中國大陸;批評者則悲觀看待美國的影響力將無可避免地衰退,而特朗普政府最新但空洞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終究註定失敗收場。

  倚賴美日、甚至藉此對抗中國大陸的臺灣蔡英文當局,在特朗普宣佈撤出TPP之後,顯得驚慌失措,至今仍無法提出具體、清晰的“對外”經貿政策説帖。蔡英文視為救命丸的“新南向”政策仍有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空包彈,原因除了是島內“法令”太過繁瑣使得外資卻步,更重要的就是兩岸關係停滯、政治因素干擾過多,這些就是蔡英文當局應該承擔的責任了!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特朗普上任之初就撤出奧巴馬政府主導的TPP(泛太平洋夥伴協議),堅持推動以“美國優先”的經貿路線。簡單地説,就是不走各國籌劃多時的多邊經貿談判機制,改以美國經貿優勢來施壓,這正是各國所擔憂的。反之,中國大陸談自由貿易的重要性,也承諾堅守多邊經貿談判機制,願意在下個十年對東盟投資,獲得許多正面迴響。而兩岸缺乏政治共識,當然就沒有互動的基礎,加上綠營普遍敵視中國共産黨,大陸就更沒理由要先讓步。

  由於特朗普“使美國再度偉大”帶有鮮明的保護主義色彩,東盟各國已經不對他抱以任何期待,也讓他提出的“印太戰略”構想面臨胎死腹中的尷尬,連帶降低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對此,TPP的原11個成員國決定繼續向前邁進,改名為CPTPP(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展現強烈區域經貿整合的決心。此外,中國大陸主導、加上東盟、日本、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及印度等國,也表明將在2018年結束RCEP“區域經濟夥伴協議”的談判。

  當這些區域經貿整合紛紛即將開花結果的時候,臺灣的未來在哪?馬英九當局當時表態願意加入TPP與RCEP,但蔡英文當局至今只表明加入TPP的意願,明顯想避開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

  然而,實際數據顯示,蔡當局挂一漏萬的選擇根本不利於臺灣的對外經貿佈局,這是意識形態作祟的惡果。根據統計,CPTPP的全球經貿比重從原先包括美國在內的38%降到僅有13%,遠低於RCEP的29%。再者,臺灣與這兩個經貿區塊的往來比重,對TPP的出口額從原先有美國的33%跌到22%,但對RCEP卻高達58%。

  單以22%vs.58%的結果論來看,絕大多數人應該會選擇後者吧!然而,蔡當局放著身邊經貿大餅于不顧,卻想伸手去抓天邊彩虹,臺灣的經濟景況怎可能好轉?更何況RCEP的組成與蔡英文力推的“新南向”政策目標恰恰吻合,臺灣民眾卻看不到、也聽不到蔡當局努力爭取參與RCEP的聲音。

  追根究底,蔡當局無法與中國大陸就兩岸定位達成共識,是導致臺灣整體“對外關係”嚴重倒退的主因。蔡當局欲靠攏美日對抗中國大陸的夢想,已在特朗普亞洲行之後徹底破滅。

  特朗普再怎麼強烈偏愛單邊主義,都不會放棄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霸主地位,因為他終究還是喜歡當“老大”。然而,中國大陸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也是無法忽略的關鍵要素,中美競合勢將主導未來的亞太政治版圖,不管主觀意願為何,臺灣務必嚴陣以待。面對眼前的嚴峻挑戰,臺灣未來何去何從,蔡當局是否該給臺灣民眾一個明確答案!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