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反“伊斯蘭國”恐怖活動中如何應對

時間:2015-11-30 16:39   來源:中國網

  從美國“911”恐怖襲擊到巴黎“1113”恐怖襲擊的14年間,反恐一直是國際政治中的重要議題。而“伊斯蘭國(IS)”是繼“基地”組織之後的又一“野蠻的”恐怖組織,其“兇殘的思維模式”對全世界構成嚴重威脅,遭到當今世界各國的普遍反對和打擊。

  一、中國已經受到“伊斯蘭國”的恐怖傷害

  在當今的恐怖組織 中,“伊斯蘭國”組織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本就不容小覷。目前“伊斯蘭國”組織通過走私石油等自然資源、綁架勒索、信徒捐贈、倒賣文物等多種手段,已成為有史以來最為富有的恐怖組織。 “伊斯蘭國”組織旗下的戰士已達到3萬名,比“基地”組織用15年時間召集到的人還要多。如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又開始在伊拉克及敘利亞以外的地方發起恐怖活動,中國也是到傷害的國家之一。

  今年9月9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其宣傳雜誌《達比格》網路版發佈了抓獲了兩名人質,其中包括一名中國公民,另一名人質為挪威人。同時發佈了帶有兩人照片、通訊地址等資訊的海報。被綁架的中國男子名為樊京輝,出生於1965年3月18日,是一名來自北京的自由顧問。2001年,樊京輝曾接受白岩松採訪,在採訪中他表示自己曾先後在中學、廣告公司、電視臺等單位工作,並最終選擇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不過,前述資訊尚未得到證實。

  11月19日,傳來非常令人悲傷的消息。早前被極端組織ISIS綁架的中國公民樊京輝被殘忍殺害。正在菲律賓出席APEC會議的習近平,也在第一時間回應了此事,強烈譴責“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殘忍殺害中國公民這一暴行,向遇害者家屬表示深切慰問。並表示,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堅決打擊任何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暴恐犯罪活動。殺害人質正好趕上G20和APEC會議召開,這是ISIS在向全世界宣誓自己的政治意圖。最近俄羅斯、法國接二連三地對它開戰和打擊,這是促成ISIS撕票的原因,這是政治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安理會在中國人質遇害後立即作出反應,以最強烈措辭譴責恐怖組織殺害人質暴行,並敦促各國同中國政府等大力合作。11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以最強烈的言辭譴責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殺害中國公民樊京輝和挪威公民格裏姆斯高-奧夫斯塔的“醜惡、懦弱行徑”,指出這些罪行再次顯示出“伊斯蘭國”的殘暴。安理會強調,必須將事件責任者繩之以法,敦促各國就此同中國、挪威政府等密切合作。安理會重申恐怖主義對世界各國人民犯下了嚴重罪行,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國際社會應採取一切行動打擊恐怖主義。

  不僅殺害中國公民,IS還點名中國大陸和臺灣是“反伊斯蘭國全球盟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發佈新宣傳片“刻不容緩”,點名60個“國家”是“反伊斯蘭國全球盟軍”,其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以及臺灣地區旗幟。IS剛剛發動了巴黎襲擊,像是“春風得意”,順勢又推出宣傳片,恐嚇世界。巴黎恐怖襲擊加上俄民航客機被炸,讓一些人感覺IS本事不小,擔心它的威脅不是“隨便説説”。

  二、中國應該採取綜合措施反恐

  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將繼續推動加強國際合作,堅決打擊任何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暴力恐怖主義犯罪活動。針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殺害了中國人質,外交部回應表述得很清楚,一是強烈譴責,二是將與全球相關國家一樣,積極打擊恐怖分子行動,態度很明確。

  如今,暴力恐怖主義分子確實對人類社會構成極大的威脅,他們的價值理念是極端的,甚至反人類、反社會的,是殘忍、殺戮、暴力、恐怖的行動路徑。只要他們自己認為不對,不合自己的意願,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去用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去拿無辜的平民百姓開刀,甚至以人肉炸彈的方式去和無辜者一道毀滅。毫無疑問,這樣的人對於任一個國家、民族、社會,都是極大的威脅、巨大的災難。對他們沒有任何理性可講,也不接受文明的涵養。姑息這樣的人,漠視他們的存在,最終遭致的就是對人類文明和法治的毀滅。

  如今,國際社會已經行動起來,團結一致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過去一年多,美國成立與領導反“伊斯蘭國”國際聯盟。由65國組成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11月23日在美國務院舉行閉門會議,就軍援伊拉克、加強情報共用、切斷“伊斯蘭國”石油收入等議題展開討論。巴黎遭到“1113”恐怖襲擊後,法國加大了對IS打擊力度,並派出唯一的“戴高樂”號航母參與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11月24日,法國總統奧朗德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討論了打擊“伊斯蘭國”,雙方一致同意加強聯合打擊“伊斯蘭國”的力度,包括“切斷他們的資金鏈”、“追殺他們的頭目”、“瓦解他們的網路”和“收復他們控制的地盤”等。兩國將在未來的軍事行動中進一步加強協作,加大打擊力度。如今,全球已經聯合一致,開展對“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的軍事打擊行動。

  對於我們中國如何參與國際社會打擊“伊斯蘭國”,恐怕不能簡單地理解就是參加軍事打擊行動。反恐形式有很多,民眾的理解有時過於簡單,認為我們應該派部隊去伊拉克、敘利亞,派轟炸機去打擊恐怖分子,不是這麼簡單的。其實對全球恐怖活動的情報交流,掌握恐怖組織的資訊,跟全球金融機構進行配合,凍結恐怖組織的資産,限制他們的資金流動,都是很好的反恐行動。打擊恐怖主義的行動是多方面的,必須綜合考慮才能做得更好。

  因此,中國如果參與國際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應該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拿出標本兼治的措施和手段。當今國際社會軍事打擊“伊斯蘭國”銳氣,實屬必要。但軍事行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要治本必須採取綜合措施特別是政治改革才能治本。從目前國際社會在反恐怖主義的行動來看,首先,要解決的是對於恐怖主義認識要有統一共識,避免在暴力恐怖主義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不僅中東地區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是恐怖分子,其他國家一切反人類的暴力恐怖分子也是恐怖主義的表現。例如,中國大陸是受恐怖主義危害較重的地區,尤其是新疆的一些地方。新疆恐怖分子有些在中東恐怖組織裏面幹過,回國後仍與它們有精神上的聯繫。其次,還要解決産生恐怖主義的土壤。只有剷除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才能消滅恐怖分子。國際社會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冷戰結束以來,國際社會會不斷産生恐怖主義,出現如此頻道頻繁的反人類暴力恐怖襲擊事件。恐怖分子也是一個生物意義上的人,他們也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體,但卻做出了諸如人體炸彈之類如此不珍惜生命的事來,這不能不值得國際社會的反思。中國應該在剷除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上主導國際社會,從根本上去除産生恐怖主義的土壤。此外,在反恐問題上切忌引火燒身。目前的中國雖然也有一些恐怖襲擊事件發生,還不是恐怖襲擊的重災區。因為中國遵守國際道義,尊重每個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反對濫用武力簡單處理人類社會發生的各種事件。這些理念已經得到國際社會最廣泛的理解和依賴。對此,我們還應該堅守,切忌盲目使用武力打擊什麼組織和集團。

  在當今國際社會一致反恐的背景下,我們還應該冷靜地對待。一方面要高度重視防範恐怖主義,決不可掉以輕心;一方面也要快樂工作、生活。恐怖襲擊每發生一次都很轟動,但它們畢竟是全球範圍內的低概率事件。只要我們不懼怕恐怖主義,它就失敗了一大半。再堅決打擊它,又進一步壓縮了它的空間。樹立一個正確的態度,就是對人類反恐的一份貢獻。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