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批評安倍戰後70週年談話“缺乏真誠”

時間:2015-09-09 13:31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日本當地時間8月14日下午6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了他醞釀已久的“安倍談話”。談話儘管包含了此前外界廣為關注的就二戰侵略道歉、反省等內容,但卻是以繼承歷代內閣立場的方式間接提及;談話提及“殖民統治”和“侵略”措辭,但沒有明確表示這是日本的行為。談話發表後,日媒和國際主流媒體紛紛對安倍提出批評。

  日本及國際輿論對談話廣泛關注

  2015年以來,安倍談話始終是日媒及國際主流媒體聚焦的熱點議題。圍繞談話是否包含“道歉”等內容,國際社會主流輿論一直在向安倍政權施壓,日本國內各方力量也展開激烈博弈。談話發表後,日本和西方主流媒體大多立即進行了報道,焦點集中在談話內容、談話發表的背景及各方對談話的反應等方面。日本多家電視臺進行了現場直播,各大報連篇累牘進行報道。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日本共同社、時事通訊社、韓聯社等媒體還迅速刊發了談話英文全文。

  國際輿論集中批評安倍“未直接道歉”

  國際主流媒體對談話的報道重點較為一致,突出談話提及“侵略”、“殖民統治”、“反省”、“道歉”等內容,並重點關注各方,尤其是中、韓兩國對安倍談話的反應。西方主流媒體報道傾向總體較為客觀,多對談話持批評態度。美國《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金融時報》、《衛報》、《獨立報》等絕大多數主流媒體均強調指出安倍談話“未直接道歉”,只是間接提到這些關鍵內容。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安倍談話只是重復前日本首相的説辭,並沒有做出新的、真誠的個人道歉。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安倍晉三拒絕發表自己對日本戰時行為的明確道歉,這位日本首相在形式上保留了日本政府過去有關反省的聲明,但大幅改變了相關背景。美聯社、英國天空新聞網等不少媒體突出安倍“日本未來世代不需再為戰爭進行道歉”的表態。此外,西方主流媒體還對談話有關“慰安婦”問題和“侵略”的表述進行批評。路透社指出,安倍在談話中也未直接提及“慰安婦”,並聲稱對於一項具體的行動是否應被界定為“侵略”行為,應該交給歷史學家回答。美聯社強調稱,安倍並沒有直接提及韓國極為關心的“慰問婦”問題,而只是説不會忘記在戰爭中受到嚴重傷害的婦女。英國《衛報》指出,安倍在談話中沒有直接提到日本的侵略和殖民行為,而是以第三方的口氣稱,“再也不能將武力恐嚇和使用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世界應該徹底告別殖民統治”。

  日本輿論及民眾對談話存在較大分歧

  和國際媒體一樣,日本《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諸多日本主流大報對安倍未直接道歉提出批評。《每日新聞》指出,談話羅列“事變、侵略、戰爭”等字眼,回避了對日本行為的定性;談話是面向誰而談,為什麼而談變得不明確。《朝日新聞》指出,談話全文沒有使用主語“我”,無法識別“侵略”的主體和對象。《東京新聞》認為,談話應該明確日本行為的侵略性質,全文六處提到“殖民地”,但都是放在闡述歐洲列強擴張殖民地這一歷史事實的文脈中,“難以認為這是對日本過去殖民統治的反省和道歉”。此外,日本各大媒體還大幅報道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對談話的批評。村山批評安倍談話中道歉的對象和原因均不明確,“不覺得安倍談話繼承了‘村山談話’”。日本反對黨批評安倍談話“虛偽”,也得到共同社等媒體的報道。不過,日媒及日本國內也存在不少肯定安倍談話的聲音。右翼媒體《産經新聞》認為談話有新亮點:對日本一直以來的“謝罪外交”做了了斷;增加了“村山談話”等談話中完全看不到的對過去日本所處國際形勢的分析;提到了中韓關注的四個關鍵詞(編者注:道歉、反省、侵略、殖民統治),但沒點名對象,只做一般引用。《讀賣新聞》評論稱,過去有過侵略、殖民地統治歷史的國家有很多,但能發表如此內容深刻的談話,日本可謂特例,談話也為謝罪的歷史畫上句號。《産經新聞》等媒體還廣泛報道對談話表示肯定的各黨派和政界人士的意見,如自民黨谷垣禎一、日本國會眾議院議員稻田朋美、公明黨山口那津男等。日本民眾也存在不少肯定安倍談話的聲音。共同社對日本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肯定談話的受訪者佔44.2%,不予肯定的為37.0%;42.7%的受訪者認為安倍談話有關“道歉”的表述“恰當”,23.6%認為“不恰當”,24.2%認為“沒有必要提及道歉”。

  中國批評安倍談話“缺乏真誠”備受矚目

  外媒密切關注中國對安倍談話的反應,突出中國批評安倍談話“缺乏真誠”。日媒和美國《紐約時報》等西方主流媒體均突出報道,中國新華社批評安倍談話“耍文字詭計,不真誠”,安倍談話與日本首相過去發表的道歉相比是“倒退”,“遠不能夠使日本的周邊國家及廣大的國際社會放鬆警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發佈聲明對談話進行回應後,外媒紛紛報道稱,中國表示日本錯過了為戰爭“真誠道歉”的機會。

  韓國媒體及各方對談話立場存有差異

  部分韓國媒體和政黨、人士對安倍談話提出批評,認為“缺乏誠意,讓人失望”,但也有聲音認為談話“超出預期”。韓聯社報道,安倍談話雖包含“謝罪”措辭,但表述採用“過去式”。韓聯社和韓國國際廣播電臺指出,安倍在談話中提及“殖民統治”和“侵略”措辭,但沒有明確表示這是日本所做的行為。韓國《朝鮮日報》稱,安倍在提及“道歉”字眼時,表述含糊不清,從實質來看並沒有繼承“歷屆內閣立場”。韓國《中央日報》網站報道,安倍並沒有向日本曾經侵略和殖民過的國家作實際的道歉,但他的談話也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他提到了被強迫做性奴隸的婦女。韓國存在的不同聲音,也受到日媒和臺灣媒體的關注。日媒和臺灣媒體指出,韓國輿論和朝野對於安倍談話的立場有差異,執政黨新世界黨認為安倍談話“雖有遺憾但有意義”,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則表示“缺乏誠意讓人失望”。日媒報道稱,樸槿惠總統表示安倍談話“有不少令人感到遺憾的部分”,同時她也指出“值得關注的是談話向國際社會明確表明歷代內閣的立場今後不會動搖”,在一定程度上對安倍談話給予了肯定。

  西方政府立場和媒體態度差距較大

  國際主流媒體多對安倍談話未直接提及道歉持批評態度,但美國等官方卻表示“歡迎”,外媒注意到這一現象。共同社題為《美國歡迎安倍談話,但媒體批評》的報道指出,美國白宮歡迎安倍首相對日本在二戰期間造成的苦難表示痛切反省,但《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等有影響的新聞媒體則對安倍未直接道歉進行批評。韓聯社報道,美國議員麥克?本田猛批安倍未在談話中向那些慰安婦受害者做出“明確的、毫不含糊的”道歉,稱這樣一份模糊不清的談話是對那些“受到過日本士兵踐踏過的婦女公開的侮辱”,也表明安倍沒有勇氣面對歷史。澳大利亞、菲律賓、印尼等國政府對談話表示“歡迎”,但澳大利亞聯合通訊社、菲律賓通訊社等這些國家的媒體,卻對安倍未直接進行道歉突出報道,持批評態度。

  評論稱國內外壓力促使安倍抑制其一貫主張

  直到談話發表一週前,安倍一直都放風稱要以“未來志向”為談話核心內容,但這種論調在談話前突然改變,並在實際談話中提及“道歉”等備受關注的內容。日媒和西方媒體普遍認為,安倍因國內外壓力抑制了自己的一貫主張。日本《每日新聞》等媒體指出,安倍內閣支援率連月來持續下降,為了挽回頹勢,安倍不得不弱化自身主張、減少談話的“安倍色彩”。《朝日新聞》報道稱,“已經表達過反省和道歉,今後毫不動搖地堅持歷代內閣立場”的表述是在公明黨的堅持下加進去的。日本《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和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稱,回避明確道歉的談話,是安倍必須謹慎小心的平衡作法,他不僅要討好國內的民族主義者,也要避免觸怒中國,以及盟友美國。臺灣《聯合報》引述專家的評論稱,安倍堪稱“處處討好,但面面不俱到”。對於談話對日本與中韓關係的影響,英國《衛報》等外媒稱,安倍並沒有發表新的道歉,並稱日本未來的世代子孫不應承受道歉的命運,這樣的表述很可能會激怒日本的周邊國家。國際輿論認為,日本難借談話緩和與周邊國家關係。

  安倍談話發表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明確表態:“日本理應對那場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性質和戰爭責任做出清晰明確的交代,向受害國人民做出誠摯道歉,乾淨徹底地與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切割,而不應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作任何遮掩。”如果安倍繼續其修正主義歷史觀,必將進一步損害戰後70年的日本國家形象,也會使日本與中韓等國的外交關係進一步受損,最終傷及日本的國家利益。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