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南海問題,美國須明白幾個基本道理

時間:2015-05-28 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5月26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此次發佈國防白皮書屬於“常規動作”。自1998年起,中國保持著每兩年左右發佈一部國防白皮書的頻率。每部國防白皮書的內容既有延續性,也有新特點。2015年國防白皮書的新特點在於,它是中國首次發佈闡述軍事戰略的專題型國防白皮書。

  然而,個別國家的有些人卻舍本逐末,不去關注中國總體軍事戰略,無視中國軍事透明度增加的事實,顧左右而言他,“雞蛋裏面挑骨頭”,拿一些並非重點的問題説事。比如,一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記者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提問時,毫不掩飾美軍偵察機飛越中國南海島礁的無理行動,同時指責中國南海建設影響航行安全;強調美國軍方已表態不會停止在南海的此類活動,但又高度關注中國軍隊會作何反應。

  美國媒體的這種態度不禁讓人想起近日的兩件事。一是幾天前,美國副總統拜登在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典禮上,用南海問題來鼓舞士氣;二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哈裏斯接受《時代》週刊採訪時,公然批評中國“讓鄰國不安”“增加地區的緊張”,進而聲稱要做好作戰準備。

  把這幾件事聯繫起來不難看出,美國熱衷插手南海,執意攪亂南海,意圖昭然、用心險惡。然而在南海問題上,有幾個基本道理,美國必須明白。

  第一,就法理而言,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沒有發言權。美國不是南海爭議聲索方之一,對南海問題無權置喙。中國在主權範圍內進行建設本就無可厚非,更何況中國建設的相關設施有助於海上搜救、防災減災,真正服務於“航行安全”。

  第二,就道義而言,美國沒資格在南海問題上苛責中國。美國動輒談“航行自由”,但其所謂自由的實質卻是美軍艦機任意而為,甚至進入別國領海領空。美國還言必稱“國際法”,要求中國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事實上,美國國內尚未批准加入該公約。美國苛責中國,將中國的維權行動污衊為“挑釁”,卻對其盟友的種種挑釁和侵權行為視若無睹,雙重標準明顯,難以令人服氣。

  第三,就現實而言,美國在南海打造“對華包圍圈”只能是妄想。美國強挺菲律賓,力邀日本介入,拉攏東盟一些國家支援,極力在南海問題上打造“對華包圍圈”。然而,美國的這一企圖很難得逞,因為南海地區國家求和平、盼穩定,擔心南海局勢緊張升溫。就拿菲律賓來説,雖然一些政客不時發出挑釁之聲,但其國內也有不少精英和民眾質疑政府借美國應對中國的政策路線。

  第四,就戰略而言,美國不可能動搖中國維護主權權益的決心。主權問題沒有商量餘地,中國今天不會、將來也不會拿主權問題做交易。美國企圖通過多方施壓逼迫中國停止島礁建設,實在是打錯了算盤。其實,中國的回應已很明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

  需要指出,中國並非為近期南海局勢專門發佈國防白皮書,但白皮書對南海局勢給予了關注。事實上,中國在多部國防白皮書中都將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列為安全環境中的重要因素。此次發佈的白皮書中特別提到個別海上鄰國的挑釁性舉動以及域外國家極力插手南海事務的事實,説明中國充分認識到某些勢力攪局南海的危險性。

  還需指出,近來南海問題再起波瀾,對此美國難辭其咎。而面對美國的故意攪和、執意妄為,中國始終保持清醒冷靜。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堅持底線,堅持按國際法行事,同時對威脅有認識、有考慮、有準備。美國真想促進亞太地區和平穩定,就應看清中國的戰略意圖和基本政策,切不可不顧基本道理,蠻幹胡來。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