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亂之後,美國如何回歸偉大

時間:2015-05-01 14:38   來源:國際線上
  去年11月弗格森騷亂給美國社會帶來的陰影和創傷還沒未完全癒合,巴爾的摩地區發生的騷亂進一步撕開了美國種族之間的傷疤。

  從4月25日晚開始,針對當地25歲的非裔男青年弗雷迪?格雷遭警方逮捕後“非正常”死亡的和平抗議逐漸演變成騷亂,多處店舖、警車及公共設施遭暴力毀壞,部分示威者還與警方發生衝突。截至28日,已有200多名示威者遭逮捕,20名警員在維持秩序的過程中受傷,其中6人傷勢嚴重。

  而美國總統奧巴馬28日就馬利蘭州巴爾的摩局勢表態稱,警方、非裔美國人社區乃至整個國家都應該對騷亂進行反思。他還表示,人們還必須看到非裔美國人社區總體上存在的貧困、教育以及失業等問題。

  為什麼又是黑人青年?為什麼又是警察執法後遭遇不測?這顯然不是巧合。奧巴馬説,司法部已經就格雷事件展開調查,司法部負責民權事務的副部長已赴巴爾的摩督辦此案。如今,出了事總想著依靠法律解決問題。當然,這符合現代社會的思維邏輯,但也不能忘了法律無法直調節社會階層之間的關係。

  法律也許最終能夠給格雷家人一個交代,但並不會解決橫亙在黑人心中對公權力選擇性或偏向性執法的疑慮和憤怒,更不會解決黑人社群逐漸與美國主流社會脫節的社會問題。類似格雷事件的起因往往微不足道,但卻如一顆不起眼的火星掉進了一堆幹柴中,猛烈地燃燒起來。

  以前,我們常説美國是個種族的大熔爐,任何膚色的人加入其中,都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然而美國人與美國人也是不一樣的。儘管我們離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時代已經150多年,離馬丁路德?金開創民權的年代也有40多年,但當年這些劃時代偉大意義的事件具體到今天非裔青年格雷身上卻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社會對黑人社群的關注和重視仍然遠遠不夠。

  因此,當我們記起1961年一些青年反抗種族隔離運動的壯舉就會心存激動。幾名黑白混搭的自由搭客(Freedom Riders)自華盛頓搭乘灰狗巴士前往南方,其中穿越了種族隔離制度最為嚴重的阿拉巴馬州。途中,他們受到了各種人身攻擊,甚至巴士也被極端分子焚燬。不過,隨著媒體的廣泛報道,他們微小卻又堅毅的舉動推動了整個美國社會的進步。

  然而,今天的美國社會似乎已經忘卻了那個偉大的年代。在弗格森和巴爾的摩發生的一切都是對那個時代一種玷污。當一部分黑人社群處於社會的邊緣,失業、吸毒、有組織犯罪成了他們的代名詞,那麼發生騷亂則就成了大概率事件。社會各個不同社群間的冷漠、隔閡甚至越來越封閉的自保心態同樣在推波助瀾。

  這樣看來,民權和公民社會在美國逐漸式微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政治學家普特南(Robert Putnam)曾經表示,美國的社會組織已經越來越沒落,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親密接觸。那麼未來呢?重塑偉大的社會,美國或許才能回歸偉大。當然,這並不容易。(曹張)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