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贏,引領亞洲美好明天

時間:2015-03-30 08:08   來源:人民日報

  世界矚目亞洲的進步,也分享著亞洲成功的喜悅與發展的果實。亞洲人有能力也有智慧走出一條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路

  中國博鰲,回蕩著合作共贏的旋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高瞻遠矚地指明瞭亞洲發展方向,描繪了亞洲和平發展的壯麗圖景。

  合作共贏,最簡潔的表述中包含著最深刻的發展道理,最有感召力的目標中蘊含著最清晰的歷史邏輯。合作共贏,倡導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合作共贏,塑造的是高度繁榮、相互依存的新亞洲。

  這是亞洲國家最真誠的呼喚,也是亞洲人民最真實的期盼。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要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

  合作共贏既是未來的目標,更是今天的任務。理想的實現要靠扎紮實實的努力和堅持不懈的探索。從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從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設立絲路基金,從中國到南亞、中亞、東南亞,一張張藍圖愈發清晰,一個個項目有序推進……

  這些貫穿著合作共贏理念的方案是中國的,也是亞洲的和世界的。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認為,在亞投行問題上産生的分歧,是有關如何應對中國崛起這一更宏觀問題的一部分。美國黑石集團總裁史蒂芬施瓦茨曼的話更像是對這一看法的回答:“建立亞投行是一件好事,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上,有助於改善人們的生活,這正是歐洲和亞洲許多國家都予以回應的原因。”

  以往的亞洲經濟,一度仰仗來自歐美的外部拉動因素;今天的亞洲,內生新動力源活力噴發。亞洲區域內貿易額已遠超亞美、亞歐貿易的總和。越來越多的亞洲經濟體攜起手來,相互成為最主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亞洲經濟一體化在深化,共同利益的紐帶更堅實。亞洲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亞洲的力量來自於合作共贏。

  四海會賓客,五洲交朋友,合作共贏的亞洲,是各國共命運的亞洲,是與世界同呼吸的亞洲。世界矚目亞洲進步,也分享著亞洲成功的喜悅與發展的果實。世界政治、經濟天平上的亞洲,分量越來越重。亞洲在超越,在創新。亞洲人有能力也有智慧走出一條和平發展的新路。

  “合則強,孤則弱”,合作共贏是普遍適用的原則,不僅適用於經濟領域,而且適用於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領域。亞洲要努力成為一個大家庭,家庭的概念是亞洲的重要概念。從東南西北各方面,我們整個大陸都應按照這個態度往前推進。中國積極倡導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亞洲政治家的共同理念。

  合作共贏,是共同發展共同繁榮,讓每個國家人民的夢想都能實現。沒有獨霸一方,更沒有“權力輸出”,只有共商、共建、共用。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要靠貿易暢通、道路聯通和利益共用,更要靠民心聯通。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民族最多的大洲,要實現共同繁榮與安全,只能通過互利共贏的合作,舍此別無他徑。

  我們亞洲,樹都根連根;我們亞洲,雲也手握手。“談論‘亞洲世紀’的到來已經有25年了,現在是時候讓它成為現實。”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如是説。博鰲的陣陣濤聲中,我們仿佛聽到亞洲邁向命運共同體的鏗鏘腳步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