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富國創奇跡對華顯遠見

時間:2015-03-24 10:23   來源:光明日報

  作為“新加坡國父”、兼具東方價值觀和國際視野的戰略家,李光耀有著傳奇般的經歷,他不僅引領新加坡實現了繁榮發達,對國際問題也有著獨到見解,不乏睿智之見。筆者2004年有幸見到來華訪問的李光耀先生並獲其親筆簽名。從筆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來看,李光耀身上既有政治家的大智慧,也有普通人的真性情。

  立國有功、富國有術、治國有方

  李光耀是新加坡“國父”,可謂立國有功、富國有術、治國有方,這是外界之所以推崇他的根源。

  首先,李光耀是把新加坡從英國統治下一小塊殖民地引領到獨立建國道路上的最大功臣。新加坡開埠以來,曾長期經濟落後。二戰期間,新加坡一度被日本佔領。目睹新加坡人遭受的苦難,青年李光耀逐步萌生了反帝反殖民思想。在英國留學期間,他曾參加馬來亞學生團體,研讀社會主義著作。留學歸來後,他創辦律師事務所,為工會擔任法律顧問,積極為工人爭取權益,並自創人民行動黨,成為新加坡獨立運動的帶頭人。在引領國家爭取獨立的道路上,李光耀曾出於國家生存的考慮,嘗試與馬來西亞合併,但未獲成功。不過,這段曲折反而促使他更加堅定、自信地去打拼,用他自己的話説,“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新加坡終於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富國有術,主要體現在李光耀對新加坡實現經濟騰飛、躋身“亞洲四小龍”和世界發達經濟體功不可沒。今天的新加坡每人平均GDP超過5萬美元,基礎設施發達,人民生活富足。但在剛剛獨立之時,新加坡貧窮落後、百廢待興。李光耀主政的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正是新加坡發生質變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李光耀憑藉其敏銳的判斷,緊緊抓住了新一波工業化浪潮,提出了工業化戰略、貿易戰略和民本戰略,從而為新加坡夯實了立國之本。所謂工業化戰略,就是積極推動新加坡石油加工提煉、電子、船舶製造等工業發展,使新加坡迅速成為東南亞工業中心之一。所謂貿易戰略,就是緊緊依託新加坡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區位優勢,堅持貿易立國、靠海致富,將海上貿易的觸角伸向全球,造就淡馬錫控股集團的經濟奇跡。所謂民本戰略,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將經濟成果分享給社會大眾,做好兼顧公平與效率。

  治國有方,則集中體現在新加坡廉潔高效、嚴謹有序的“軟環境”上,這與李光耀的不斷思考和設計密不可分。李光耀有西學背景,對西方生存法則瞭如指掌,清楚所謂選舉政治、街頭政治、“言論自由”的背後奧秘。針對西方媒體宣傳的“自由選舉、政黨輪替”,他常告誡新加坡公民要“想清楚”,不要在選舉政府時犯迷糊。為此,有人指責李光耀“家長作風”“自作聰明”,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出於公心,他的經歷和站位使得他畢竟要比常人看得更為全面一些。

  兼收並用儒、法、道思想

  李光耀也是東方文明的繼承者,他的中文雖然生疏,但他對中華文化的底蘊可謂心有靈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

  李光耀的“精英治國”理念與儒家思想一脈相承。他認為,治理國家必須要由有高度智慧、高度專業化、高度獻身精神的國家精英、業界賢才和社會賢達來擔當,並非等閒人憑著滿腔熱情就可做到。相反,如果放任資質一般、水準一般甚至不通時務的人來管理國家,則無異於敗家舍業。因此在他看來,給予這些精英以超出常人的高薪酬,實為自然;治理國家需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對有些社會輿論的不同聲音“不聽也罷”。

  法家思想在李光耀身上集中體現為“尊崇法治”。李光耀律師出身,依法辦事、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思想深入內心。李光耀本人就是按法律辦事的帶頭者。據統計,李光耀以個人名義控告媒體“誹謗”的官司,從1965年至今已多達20多件,且全部都以李光耀勝訴告終,如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專欄作者鮑林就曾因誹謗李光耀而支付賠償金並公開道歉。外界常常驚訝于李光耀的“大動干戈”,而正是他的身體力行,提升了公民的法律意識,為新加坡樹立“法治之風”帶了好頭。李光耀的法治思想,還體現在他重手治貪、毫不留情的手段。在新加坡,政府對公務員的監督極為嚴格,直接向總理負責的反貪局成為李光耀重手治貪的利器。

  道家思想與李光耀的契合點在於他的“適度放手、急流勇退”。李光耀67歲時宣佈辭去總理職務,轉而擔任內閣資政。雖然有人指責他“退而不休”“垂簾聽政”,但他畢竟有勇氣不當“千年總理”。2011年,年近九旬的李光耀宣佈退休,基本上不再過問國事。

  對華的洞見、敏銳、務實

  李光耀在處理國際關係特別是對華關係上有自己的章法,具有鮮明的“李光耀特色”,表現出卓爾不凡的洞見性、先人一步的敏銳性、腳踏實地的務實性。

  李光耀的洞見性,體現在他很早就預見到中國的崛起。早在20世紀60、70年代,中國尚處於政治動蕩年代,他就曾説過中國未來終將撥亂反正,重新恢復昔日的輝煌。中國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後,李光耀又表示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多年來,他一直堅持每年都要到中國來一趟,以便時刻保持對中國的最新感知,因為“中國太重要了”。

  李光耀的敏銳性,體現在新加坡對華合作方面總是先人一步、引領方向。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成為第一個在中國開辦工業園區的國家,帶動外資到中國投資設廠,推動了中國最初一輪改革與發展。進入21世紀,新加坡轉而在中國開辦生態城、科技城,再次助力中國經濟的轉型。當前,新加坡又敏銳地感知到中國改革的脈搏,加速與中國中西部發展和金融接軌,提出將新加坡打造為繼香港之後亞太地區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李光耀的務實性,體現在他始終關注新加坡對華經貿合作。他堅持認為,不論其他領域關係如何,對華經貿合作是新加坡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和深化的。事實上,新加坡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外來投資國。在對華經貿合作方面,新加坡在規模上也許不是最大的,但其層次絕對是最深的。

  3月23日,91歲的李光耀與世長辭。這一次是他永遠的謝幕,但他兼具東西方價值觀的思想仍會在現實世界引起共鳴。

  (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