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資源的詛咒”

時間:2015-03-24 10: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一段時期以來,由於供需失衡、美元走強等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國際市場上原油、鐵礦石、大豆、銅等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大幅“跳水”。而面對持續下探的價格,許多大宗商品輸出國或生産企業卻一改往日減産以平衡供需的做法,通過擴産、壓價的策略,以“擠掉”競爭者。

  在能源領域,産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的態度就很典型。沙特認為,石油價格的下跌根本上是由供應增加導致的。美國頁巖油革命大幅提高了石油産量,伊朗、伊拉克的石油出口量也基本恢復到戰亂和伊核危機前的水準……唯有把油價壓低到頁巖油、深海石油的成本線以下,才能把這些新的競爭者擠出市場,從而長期保證傳統石油輸出國的市場份額。最近,美國頁巖油企業相繼宣佈關閉部分頁巖油井,沙特的策略看來收到了成效。

  鐵礦石巨頭如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對策。鐵礦石主要供應商相信,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將持續發展,對鐵礦石的長期需求還會增加,所以,都寧願壓價也不願失去市場份額。

  農産品中,以大豆的情況最為典型。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這三個主要的大豆出口國,近年來也持續擴大大豆播種面積。美國農業部預計,2014—2015年度,美國大豆將比上年度增産18%。由於播種面積擴大,加上天氣有利,今年南美大豆的産量也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對於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分析人士其實並不看好,認為這無益於大宗商品行情的改變。美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諾蓋拉表示,今後一段時期,美元堅挺的勢頭仍將持續,擴産壓價在未來可能把一些高成本生産者擠出市場,部分面臨破産或關停的結局,然大宗商品的後市並不樂觀。高盛公司認為,鐵礦石要回歸牛市,可能需要超過10年時間。世界銀行預計,大宗商品價格到2016年可能出現復蘇,但升幅很小。

  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對資源商品出口國都産生了重大影響。部分國家的財政對資源出口依賴太大,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帶來了連鎖反應:資源輸出國越是經濟低迷、需要政策刺激的時候,政府手裏越是沒錢,國際資本也越不願意來投資。這恐怕也就是“資源的詛咒”之一。

  相比之下,智利的做法值得參考。智利是世界最大的銅出口國,經濟曾長期受制于銅週期。智利在上世紀80年代設立了銅穩定基金,2001年又實施了“結構性平衡規則”。政府在銅價高漲的年份把收入儲蓄起來,在經濟形勢不好、銅出口收入下跌時,動用該基金來平衡開支。這種反週期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目前許多資源出口國經濟下滑的情況下,智利從經濟增速、通脹水準、財政盈餘等各項指標看,都表現良好,其做法值得借鑒。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