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價值觀沖淡歷史觀,安倍把日本帶入混亂

時間:2013-07-04 11:18   來源:環球網

  安倍最近很忙:出訪東歐四國繼續兜售“價值觀外交”,參加倫敦八國峰會推銷“安倍經濟學”,趕赴沖繩出席623“慰靈日”追悼儀式......安倍最近也很囧:“價值觀外交”應者寥寥,“安倍經濟學”遭到質疑,而參加沖繩“慰靈日”活動則遭示威抗議......

  國際社會以及部分日本民眾為何不待見安倍?梳理可見,安倍上臺後,積極推動修改和平憲法、考慮允許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發表二戰日本“侵略定義未定論”、支援閣僚參拜靖國神社、聲稱釣魚島不存在主權爭議等等,種種言行都在向世人釋放明確信號:安倍內閣正在開展右傾“急行軍”,成為亞洲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的破壞性因素。

  為了得到外界對其右翼行徑的支援,安倍內閣所使用的伎倆就是用價值觀沖淡歷史觀,當下急急如律令般地大力推廣的,就是打著“民主”、“自由”旗號的所謂“價值觀外交”。除與傳統美歐國家積極“對表”外,安倍正欲將其滲透至東南亞、中亞到中歐及東歐等國,形成所謂的“自由與繁榮之弧”。

  日本費心打造的這條圓弧靶心所指是——致力於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它一方面竭力渲染“中國軍力不透明”、“中國威脅”、“中國以實力改變現狀”,並以此為藉口加緊推動擴軍步伐,如增加軍費、修改防衛大綱、加強自衛隊應對能力等。另一方面,則積極強化對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外交和軍備支援,企圖拉幫結派,並借價值觀之名行圍堵中國、危害地區安全和平穩定之實。

  問題是,一個不能正視甚至企圖篡改歷史、與人類正義良知背道而馳的國家,有什麼資格奢談所謂“價值觀”?這種顛倒是非、賊喊捉賊的“價值觀”又能迷惑幾個人呢?

  中國有句古話: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如今的日本政府,不僅不從根本上反躬自省,還變本加厲企圖修憲擴軍成為“正常國家”。試想,一個從本質上就“不正常”的國家,如何能實現“帶病突破”!這種舍本逐末的做法,只會收到南轅北轍的效果。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文章所説,改寫歷史的企圖不僅不會給日本帶來什麼好處,而且還會讓它失去更多。

  掩耳盜鈴改變不了歷史。歷史不會忘記,在二戰中日本大肆“侵略”了亞洲鄰國,而不是“進入”;歷史不會忘記,在日本的統治下數以千萬亞洲人民慘遭屠戮;歷史不會忘記,在日軍的軍營裏,數十萬受害國婦女慘被蹂躪;當然,歷史也不會忘記,日本政府士如何“竊據”中國釣魚島的!

  常言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心思用錯了地方,努力得越多,只會離希望越來越遠。奉勸日本“正人先正己”,“誠其意、正其心”,在真正取得周邊鄰國的諒解和信任後,再提什麼價值觀。待日本真正明白和諧世界相處之道時,相信不用費功夫兜售什麼,亞洲鄰國乃至國際社會自會向其敞開懷抱。而在此之前,大家則需將日本的言行放在放大鏡下,看清楚、看明白、看真切。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