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視角審視韓國儒家文化

時間:2013-03-21 15:39   來源:光明日報

  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是一位在韓國家喻戶曉的聖賢,韓國人尊奉他為“萬世之表”,每年都要舉行祭祀孔子的“釋典大祭”。

  據説,韓國三星公司的創始人李秉哲,生前將《論語》當做人生和經營的指南,此書至今仍然是韓國書店裏的穩銷書之一。

  樸正熙時代,韓國推行儒家“忠”的思想和經濟建設相結合的“儒家資本主義”模式,創造了經濟騰飛的“漢江奇跡”。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曾表白過,在他的一生中,一直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響,孔子的很多教誨為他指引方向。

  20世紀90年代,韓國家庭倫理劇側重於彰顯出以“孝”為中心的儒家倫理,撩撥諸多中國觀眾的心弦,在中國掀起了一股“韓流”熱潮。

  然而,使我們大惑不解的是,在如此標榜“忠孝”的國度裏,竟然不間斷地發生“自殺”悲劇。

  2009年,前總統盧武鉉墜崖自殺,震驚全世界,韓國舉國致以哀悼。

  近幾年,接二連三地傳來韓國明星丟棄骨肉而自殺的消息。

  據統計,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中,韓國的自殺率已經連續八年排名第一。

  這些現象令人深思,促使我們探索其不解之謎。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