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韓國總統選舉的四大法則

時間:2012-12-03 13:41   來源:新華網

  韓國總統選舉已由“三強鼎立”變成“二分天下”,最終誰將“黃袍加身”成為韓國各大媒體熱議的話題。《朝鮮日報》11月29日刊文《左右韓國大選的四項法則會否再次應驗?》,文章介紹了對韓國大選産生重大影響的四項法則,並分析了兩大候選人樸槿惠與文在寅的優勢和劣勢。主要內容編譯如下:

樸槿惠和文在寅(圖片來源:韓國《朝鮮日報》網站)

  韓國各大政黨正在為第十八屆總統大選放手一搏,每屆大選都充斥著決定候選人命運的四項法則, 此次大選四項法則能否再次應驗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

  法則一:失忠北(忠清北道)者失天下。韓國于1987年改憲實行總統全民直選制,在以後的五次大選中,忠清北道一直是反映全國投票走向的晴雨錶,因為在忠北失利的候選人無一當選。從“忠北法則”的角度來説,新國家黨候選人樸槿惠勝券在握。一份24、25日的調查結果顯示,樸槿惠在忠北的支援率達49.3%,高於文在寅的37.3%。

  法則二:失首都圈者失天下。首都圈的選民約佔全體選民的一半,如果在首都圈敗北,當選的機率微乎其微。“首都圈法則”對文在寅有利。按照媒體調查的結果,文在寅的支援率為41.7%,小勝支援率為40.0%的樸槿惠。

  法則三,失“不惑”(指40歲至49歲的選民。)群體者失天下。從1997年至今,這一近似魔咒的法則一直沒有被打破。此次大選,候選人也在不遺餘力地爭奪40歲左右的選民。文在寅在這一年齡段選民的支援率為43.7%,比樸槿惠(41.6%)略佔上風。

  法則四:正式選舉期間領先者一直保持優勢。雖然常説“只有最後一刻打開投票箱,才知道鹿死誰手”,但是,縱觀韓國歷屆大選,在投票三周之前,局勢對誰有利就已經表現出一定的傾向性。按照這一法則,大選開始之前在11個媒體進行的輿論調查中有八個調查結果(調查結果在誤差範圍內)顯示樸槿惠處於優勢。

  專家稱,樸槿惠和文在寅都各有利弊,這四大法則有的可能應驗,有的可能被打破。韓國一家輿論調查公司的經理説,正如預想的那樣此次大選競爭的激烈程度超過任何一屆,依照四項法則也難以預測誰將勝出。(記者 董小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