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脆弱的“橄欖球”型社會結構

時間:2012-12-12 14:40   來源:人民日報

  根據世界銀行日前一份報告,拉丁美洲近10年來新增5000萬中産階層,佔全部拉美人口的30%,在數量上首次能與貧困人口“抗衡”。但世行報告同時指出,38%的拉美中産階層處於“脆弱”狀態,隨時都有返貧的危險。中産階層隊伍的壯大並不必然意味著拉美已進入中産社會。

  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拉美曾經歷“失去的10年”,中産階層的數量出現停滯甚至萎縮。各國政府不斷尋求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但高通脹隨之而來,貧富鴻溝愈加明顯。在隨之而來的脫貧鬥爭中,伴隨著全球經濟擴張,各國政策的優化以及財富的重新分配,在1995至2010年間,拉美有40%的人口向著更高的階層邁進,其貧富分化問題得到顯著改善。

  巴西無疑是其中經濟騰飛的典型。在前總統盧拉任內(2003—2010年),憑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物産儲備,巴西政府穩定貨幣匯率,關注民生發展,實施了一系列消除貧困、擴大婦女就業和加強教育普及力度的政策,人民生存狀況和工作環境不斷改善,企業投資、工資上漲形成良性迴圈,3000萬巴西人邁進了中産階層的門檻,中産階層的比例首次擴大到國民人口的半數以上,“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球”型社會形態初顯。

  然而,這個“橄欖球”的基礎並不穩定。這與拉美國家經濟嚴重依賴歐美市場的經濟結構“缺陷”有很大關係,也與拉美新中産階層的整體素質不無關聯。

  以巴西為例,富裕起來的巴西人似乎忘記了貧困並不遙遠,節儉意識逐漸淡漠,盲目超前消費成了風尚。一旦遇到“經濟風暴”,不儲蓄、沒有財富積累的巴西人便陣腳大亂,隨時有重新淪為“新窮人”的風險。與此同時,“赤貧”也是拉丁美洲各國難以癒合的傷痛。在巴西,貧民窟的孩子少有受教育機會,最終在各種誘惑或被逼無奈下墮入犯罪的深淵,而他們的下一代也無可避免地走上了這條老路,形成惡性迴圈。由於貧民窟、赤貧問題始終得不到妥善解決,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幫派鬥爭和治安問題也日益凸顯。近來在巴西聖保羅州發生的一系列惡性襲警事件就頗為典型,給巴西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都造成了極大威脅。

  中産階層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經濟增長的引擎。拉美中産階層自身的脆弱性,決定了拉美“橄欖球”型社會結構隨時可能重返“金字塔”型。這正是世行報告認為拉美並沒有真正進入中産社會的原因所在。

  拉美經驗啟示人們,經濟穩定發展是中産階層壯大和鞏固的原動力。增強中産階層的群體抗壓能力,有效減緩經濟波動對中産階層的衝擊,需要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離不開中産階層的個人努力,更需要以普遍高品質的教育為基礎的社會均衡發展。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