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漁船“大戰”為哪般?

時間:2012-10-17 13:4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英法漁船在諾曼底附近海域爆發衝突

  在英吉利海峽諾曼底附近的塞納灣海域,為了爭奪扇貝捕撈權,英國8艘漁船與大約40艘法國漁船日前發生激烈衝撞事件,雙方對峙6小時後,法國軍艦和海岸警衛隊船隻趕來干預,衝突才得以平息。10月11日晚,法國漁民威脅阻斷海鮮航運並動用無敵艦隊來阻擋英國漁船;英國漁民則呼籲皇家海軍出動艦艇護航。

  按照歐盟法律的規定,此次事件中,英國漁船並沒有進入靠近法國海岸12英里的範圍內捕撈,所以,按道理並不構成對法國漁業資源的“掠奪”,但卻遭到法國漁船的強烈不滿。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英國漁船不設置休漁期有關。法國漁民每年都會自願執行一段時間的休漁期,他們認為英國漁船的連續捕撈是對漁業資源的極大威脅,正是這樣的認識導致英法海上相遇“大打出手”。衝突中,法國船員燒燬了英國橄欖球隊的隊服,更有船員向英國漁船投擲石塊併發射照明彈。

  國與國間因利益紛爭而導致海上衝突並不罕見,此次事件中,英法以漁業資源為目標,動用軍力,將漁船衝突升級。歷史上,“漁船大戰”不乏因領土紛爭而引發雙方艦艇海上對峙。日韓圍繞“獨島”(日本稱“竹島”)的主權爭議由來已久,在該島附件海域進行海上作業,往往會因敏感地帶諸多潛在問題而點燃衝突。日韓雙方曾因韓國漁船是否侵入日本專屬經濟區的説法意見不一而引發對峙,使日韓關係一度緊張。

  搶奪漁業資源是爆發漁船衝突的誘因。《聯合國海洋公約》中明確規定了各國對專屬經濟區所擁有的漁業資源及所有資源的管轄力度,鞏固了專屬捕撈的合理性,需要各國嚴格遵照。目前,不少國家面臨內海捕魚受阻局面,政府鼓勵遠洋捕撈,但仍需強調合法作業,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漁業糾紛往往只是國家間深層衝突的冰山一角,海監船在相關海域進行巡航也不僅僅單純為了維權執法,“圍而不攻,攻而不佔”、“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都時常發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