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應獲平等對待

時間:2012-09-28 08:38   來源:人民網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26日報道,有相關人士建議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在澳大利亞證交所上市。同時,華為在澳機構董事會成員、維多利亞州前州長約翰布倫拜也敦促華為考慮在澳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布倫拜表示,華為在澳機構董事會正在研究多種途徑,使華為更加本地化以獲得澳政府的更多信任。

  今年3月,澳大利亞政府曾以國家安全為名,阻止華為參與374億澳元(1澳元約合1.04美元)國家寬頻網路建設。事實上,華為早已涉足澳大利亞電信市場,為澳電信服務商奧普托斯公司和澳大利亞沃達豐公司提供設備,並與澳大利亞電信展開闔作,進行實驗。從技術能力、資金實力或企業信譽等角度衡量,華為絲毫不弱于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思科等競爭對手。深究華為的失利原因,仍在於如何獲得澳政府信任,在大型投資項目招標中與其他外國公司擁有同等待遇、展開公平競爭。這不僅是華為在澳面臨的投資和發展困境,也是中國公司在澳投資領域處境的縮影。

  中國投資在澳大利亞面臨信任困境

  9月以來,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考察了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北部發展前景看好的2家大型乳品企業,綜合價值超過2億澳元。目前,中投正在與澳方大型乳品企業、塔斯馬尼亞州范迪門斯地乳品公司進行談判,並與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展開協商,以期收購該公司少部分股權。這本是澳大利亞乳品企業引進外資、擴大生産規模的好機會,卻引來許多質疑之聲。

  澳大利亞綠黨反對將塔州將乳品業賣給中國公司,並懷疑這是否真正符合澳國家利益。綠黨領袖克裏斯汀?米爾恩24日表示,為維護國家利益,澳政府需要對外國投資展開評估,衡量其資質是否合格,能否進入農場和水資源行業。自由黨參議員比爾赫夫曼則懷疑,中投收購乳製品生産企業後,産品將繞過澳大利亞市場被直接運輸回中國,商品市場將因此被扭曲。他説:“澳大利亞在100年前就已經開放外商投資,但同時必須保護本國的收入基礎不被損害。”

  9月初,中國山東如意集團收購澳大利亞最大棉花生産企業丘比公司80%股份,如意在澳大利亞的合作夥伴則持有20%股份。此項收購雖然獲批,但澳大利亞財政部長韋恩斯旺仍列出若干限制條件,要求如意集團在未來3年內逐漸減少其持有股份至51%。即使如此,這項交易仍然引發澳社會各界對外資收購澳大利亞農場將導致國家土地流失的擔憂。然而,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1984年澳大利亞有5.9%的農業用地為外國所有,而以相同的計算方式在2010年所得出的統計數據則顯示,外國擁有的農業用地為6%。16年間,外國在澳所有的農業用地僅僅增加了0.1%。在統計數據面前,所謂外資收購導致國家土地流失的擔憂也不攻自破。

  中國投資對澳大利亞至關重要

  近些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2011年兩國商品貿易總額將近1140億澳元,中國對澳投資超過190億澳元。與此同時,中國與澳大利亞在能源行業展開密切合作,中國對礦産及其他能源需求的迅速增加,為澳大利亞帶來了巨大商機:在過去10年中,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礦産品及能源産品出口增長了10倍,總額從50億澳元增加至500億澳元。

  從經濟角度而言,中國投資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澳政府及商界人士無法否認且日益重視的一點。在25日舉行的“雪梨中國商業論壇”上,澳大利亞資源、能源部長兼旅遊部長馬丁弗格森就表示,今年是中澳建交40週年,兩國經貿關係從未如此密切,這種緊密關係對兩國而言是雙贏的。中國企業來澳投資經常遇到不公平待遇,已成為中國企業成功投資澳大利亞的障礙。這種困境源於部分澳大利亞人對中國投資的偏見及擔憂,澳各政黨及各界人士應放下分歧,理性對待中國投資,使中國投資與其他海外投資享有同等待遇。

  弗格森在講話中説道,澳大利亞人口相對較少,資本市場也難以為資金密集型産業提供充足的資金,因此在能源與資源行業之外,澳必須向外資開放旅遊業、金融服務業、教育業及農業市場。他認為,澳中之間的經貿合作將繼續開展。而如何在外資與國家利益之間尋求平衡這一問題,則早已為澳大利亞和中國政府所熟悉。此外,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也向政府提出一些建議,並對中國企業來澳投資表示歡迎。

  對於中國企業和中國投資,澳大利亞一些州政府及企業也表現出很大興趣並積極展開行動。維多利亞州州長特德貝利厄9月15日帶領由400余家企業組成的大型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到訪了北京、南京、蘇州、上海、香港等地以尋求商機。25日,貝利厄對澳當地媒體表示,此次訪問中國將給維州帶來約1千個新就業崗位,更多中國投資顯然已使維州受益。此前,塔斯馬尼亞州州長萊拉吉丁斯在與中投總經理高西慶會面時,也曾討論塔州存在的貿易和投資機遇。吉丁斯表示,塔州歡迎中國企業前來投資乳品産業。

  雪梨大學一份名為《揭開中國投資神秘面紗》(Demystifying Chinese Investment)的報告也顯示,與其他大型跨國企業相同,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投資方面表現出很強的商業進取心,並且愈發意識到擁有澳當地合作夥伴、員工及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中國企業與別國企業並無不同,正在努力通過與當地企業開展合作,投資辦廠等途徑真正融入海外市場,展現出勃勃生機。(記者 王佳可)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