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釣魚島為什麼是中國固有領土

時間:2012-09-25 10:49   來源:光明日報

  釣魚島屬於中國固有領土

釣魚島

  劉江永 中國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副院長、法學博士。1979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1992年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東亞研究室主任;1999年任中央外辦參贊等。2003年至今在清華大學任教授,2010年起任現職。兼任第五屆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委員、中日友好協會理事、中國外交學會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國際關係;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與東亞地區。迄今著書及參與編著30余部,發表論文等各類專業文章400余篇。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以下簡稱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日之間釣魚島主權爭議發軔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其後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二戰後,釣魚島理應作為臺灣的一部分歸還中國,但因美國單獨佔領日本,並把釣魚島作為沖繩的一部分進行所謂“託管”。1971年美日達成歸還沖繩協議時,釣魚島被包括其中,從那時起釣魚島爭議就開始在中日之間展開並持續至今。

  4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時,中國總理周恩來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就擱置這一爭議,首先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達成政治默契。當時代表日方與中方談判的大平正芳外相事後表示:對島嶼爭議,“中方不説,我方也不提,這是正確的。”1978年中日雙方再度擱置釣魚島爭議,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然而,日本于1996年批准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後,自民黨政府開始強調這些島嶼是“日本固有領土”,否認中日之間存在領土爭議,日本右翼勢力不斷登島。這就必然導致中日關係受到釣魚島爭議的嚴重干擾。日本民主黨執政後,既不承認存在釣魚島爭議,又不承認中日之間曾經就擱置爭議達成政治默契。這就成為釣魚島問題與中日關係出現惡性迴圈的一個起點。

  今年4月,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國高調宣佈“購買”釣魚島,掀起反華浪潮,其主要目的是壓日本政府“購島”並取消不批准日本人登島的禁令。同年9月10日,野田佳彥內閣不顧中方忠告而宣佈“購島”。日方強調對釣魚島進行所謂“實效統治”,並企圖通過“國有化”實現“平穩而穩定”的政府管理。對此,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採取了一系列有效反制措施。

  無論從維護釣魚島主權還是從中日關係全局看,全面客觀、深入細緻、不懈地向日本公眾和國際社會説明釣魚島屬於中國的歷史、法理依據,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在日本廣泛流傳一些似是而非而又根深蒂固的誤解和謬説,日本民眾未必了解釣魚島問題的真相,結果是但凡遇到釣魚島之爭激化後,對華好感就會下降,右翼勢力煽動的反華情緒隨之抬頭。日本的政客也會為撈取選票而在釣魚島問題上對華示強。因此,耐心聽取對方的看法,有理、有據、有的放矢地解疑釋惑,才有助於在中日民間交流的過程中扶正壓邪、“活血化淤”。

  《孟子盡心下》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作為中國人,首先要通過認真學習,深入了解釣魚島為什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才能對日本公眾和國際社會講得清楚,從而有利於維護釣魚島領土主權和中日關係大局。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