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代價才夠美國反思其對外政策?

時間:2012-09-18 14:28   來源:新華網

  當地時間9月13日,眾多媒體蹲守在電影《穆斯林的無知》的製作兼導演薩姆 巴奇萊在洛杉磯的寓所前採訪。中新社發毛建軍攝

9月14日,印度,示威者踢向墻上的美國國旗。

9月13日,以色列特拉維夫,示威者在美國駐以色列使館前揮舞著伊斯蘭旗幟。

  9月14日,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一名穆斯林男子在美國大使館前參加示威抗議。新華社發

  原標題:怎樣的代價才夠美國反思其對外政策?

  9月11日對美國來説,似乎註定是個黑色的日子。在“911”發生後11年,同一天,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館遭到爆炸襲擊,美駐利比亞大使在襲擊中身亡。

  而此後伊斯蘭世界反美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而導火索是一部涉嫌褻瀆穆斯林先知的美國電影。

  “在一個我們幫助實現解放的國家,在一個我們幫助避免被摧毀的城市,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面對血淋淋的現實,美國務卿希拉裏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希拉裏不應該錯愕,她應當十分明白,美國外交官在利比亞的“革命搖籃”班加西遇襲身亡以及隨後的反美浪潮,是伊斯蘭世界對外來干預勢力的反擊,是對美國政府近年來推行的中東政策失敗的注解。

  如今,伊斯蘭世界正處在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不遺餘力”地在伊斯蘭世界“攪渾水”、“立山頭”,不但沒有“幫助實現解放”,反而使那裏的局勢越來越“複雜”,還讓“基地組織”等恐怖勢力“鑽了空子”,也讓更多社會底層的穆斯林成為了反美的主力軍。

  “電影風波”或許會過去,但正在為競選總統互相詆毀的奧巴馬和羅姆尼,或許真該“抽空”重新反思一下美國的對外政策了。

  日前,一部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國影片在近20個西亞、北非和亞洲國家觸發反美浪潮。14日和15日,反美活動繼續在一些國家蔓延。抗議者和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人員傷亡。聯合國安理會14日發表聲明,對發生在世界多個地區的一系列襲擊使領館事件予以“最強烈的譴責”。

  美使領館成眾矢之的

  埃及的示威活動已持續了4天。聚集在開羅市中心美國使館周圍的示威者14日夜與現場軍警再次發生衝突。據埃及國家電視臺15日報道,1名示威者在14日夜的衝突中被橡皮子彈擊中身亡,另有27人受傷。

  據埃及官方中東社援引安全部門消息稱,警方15日晨在美國使館周圍築起水泥墻,防止示威者靠近。截至目前,警方一共逮捕362名示威者和騷亂製造者,其中55人已被拘禁。

  在孟加拉國,以伊斯蘭團結陣線為首的四個伊斯蘭組織14日在首都達卡發起遊行示威,數以千計的穆斯林參加了此次遊行。

  14日,突尼西亞、蘇丹、黎巴嫩、印度等多國也爆發反美抗議,多個城市抗議活動演變成了衝擊美使領館事件。

  此外,14日,駐蘇丹首都喀土穆的英國和德國大使館也受牽連遭到襲擊。英國使館所受財産損失程度較輕,而德國大使館發生火災。

  反美浪潮席捲近20國

  美國國務院15日下令撤回美國駐蘇丹和突尼西亞使館的所有家屬和非緊急外交人員,並告誡美國公民不要前往反美“暴行”增加的蘇丹和突尼西亞。

  埃及官方的中東通訊社16日報道説,圍攻美國駐埃及使館事件仍在繼續,示威者向軍警投擲燃燒瓶和石塊,後者則用催淚彈驅趕人群。據阿拉伯電視臺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16日上午,發生在開羅市中心的衝突已造成2人死亡、約400人受傷。濱海城市亞歷山大也發生了衝擊美國領事館事件。

  在蘇丹,喀土穆和加達裏夫等州數萬名民眾14日走上街頭示威遊行,抗議美國發行詆毀伊斯蘭教、褻瀆先知穆罕默德的影片。他們圍攻美國、德國和英國大使館,並同警察發生了衝突,衝突導致2名示威者死亡、40多名警察受傷。美國使館院內多輛汽車被焚燒。

  塞內加爾宗教界人士14日向美國駐塞內加爾大使館遞交了一封抗議信,稱他們有能力召集信徒來到使館前抗議遊行,但是並未如此做,希望美方妥善解決問題。

  伊斯蘭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塞內加爾總統薩勒14日在一份聲明中表達了強烈憤慨,他嚴厲譴責美國這一不負責任的行為,認為它嚴重傷害了穆斯林的感情。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