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借奧運高調宣示愛國

時間:2012-08-08 14:35   來源:環球時報

  “最偉大”、“令人震撼”、“轟動全球”,近兩天英國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會上掀起一輪“奪金潮”後,這樣的溢美之詞在一直比較“淡定”的英國媒體上突然爆發出來。事實上,像這樣“遇金則喜”的國家不止英國一個,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出訪歸來一下飛機就給突破44年“金牌荒”的運動員利馬爾多打電話;俄總統普京則親赴倫敦給俄選手打氣,以免俄羅斯在奧運會上“淪落成路人”。無論在美歐還是東亞,各國媒體從不避諱奧運給自己帶來的“民族情緒”。6日,在獎牌和金牌總數都“淪落”為第二名時,《紐約時報》網站首頁上的獎牌榜“神秘”消失。韓國《中央日報》稱,奧運會就是沒有槍聲的戰爭,它不是崇高的宗教儀式,各國選手身披國旗為國家榮譽而戰,奧運獎牌意味著國家榮譽。

  誰的眼中“只有金牌”

  “英國在倫敦奧運會第8天斬獲6枚金牌,享受他們100多年來在奧運會上最成功的一天。”英國廣播公司4日用“英國點燃2012倫敦奧運會”作為主題來報道當天的賽事,似乎倫敦奧運會是從8月4日才開始的。當天,英國幾乎沸騰了。法新社稱,5日的英國報紙變得興高采烈,盛讚“不列顛最偉大的一天”,女子七項全能選手恩尼斯則成為所有報紙的封面女郎。英國《星期日電訊報》頭版大標題高呼“轟動”,標題下方是英國運動員展開國旗的圖片。倫敦市長約翰遜在接受BBC採訪時歡呼:“英國運動員的非凡努力使得倫敦乃至全英國的街頭、公園、客廳歡天喜地———如果不是整個地球的話”。

  《華爾街日報》稱,每個有幸主辦奧運會的東道主,都會千方百計營造一些“便利”,讓本國的獎牌榜顯得更“光鮮”。這次英國也不能免俗,因為亞特蘭大奧運會時,英國獲金牌比哈薩克還少兩枚,被輿論稱為“大不列顛奧運隊的威名被一個靠打獵和牧羊糊口的小國所玷污”。在倫敦奧運會前,“英國體育”公司CEO尼克爾放言稱,英國“不僅要參與,關鍵是要贏”。

  實際上,在這一天之前,英國人似乎對獎牌顯得很“淡定”,這甚至曾讓另一個體育大國俄羅斯奧委會主席茹科夫十分“羨慕”。奧運會賽程近半,俄羅斯列金牌榜第九位。茹科夫日前抱怨説,俄羅斯人應當控制自己的期待,“我們粉絲的期待值都非常高———他們只要金牌!我每天都讀英國《每日電訊報》,發現英國人就沒有這樣的期待值。而我們的同胞則會説:難道拿銅牌就讓你滿足了?”俄羅斯民眾對此成績的確不買賬。俄羅斯獨立電視臺在奧運新聞報道中評論稱,“俄羅斯跟不上勝利的腳步”,難掩失望之情。有俄網民感嘆,“俄羅斯在本屆奧運會上已經淪落到路人的地步”。俄體育部長穆特科也不滿地稱,“我現在什麼都不想説。但在一些項目上,我們會嚴肅地總結經驗教訓。現在幾乎像打仗一樣。”

  奧運會不僅是體育大腕的競技臺,還是各國政要“秀政治”的絕佳舞臺。為了給俄羅斯代表團打氣,俄總統普京放下與英國之間的外交齟齬,親自前往倫敦觀賽。幸運的是,普京的到來被俄媒認為是給俄柔道選手“帶來”一枚金牌的“福星”。英國首相卡梅倫則沒這樣的運氣,在奧運會剛開始的幾天,他看什麼比賽英國就輸什麼,卡梅倫遭到“又見卡梅倫詛咒”的奚落。在委內瑞拉擊劍運動員利馬爾多獲得金牌後,剛出訪回國的總統查韋斯一下飛機立即與他通話,稱“所有委內瑞拉人和南美洲人同你一道分享金牌的喜悅”。對於體育大國美國的選手來説,一名運動員獲得好成績,除了獎金和廣告合約,還“多出兩個非常著名的好友”———來自“白宮主人爭奪戰”的對手奧巴馬和羅姆尼。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