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長臂管轄”過於霸道

時間:2012-08-03 10:16   來源:人民日報

  聯合國安理會沒有禁止任何國家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也沒有勒令任何國家完全中斷與伊朗的金融合作,美國的“長臂管轄”具有明顯治外法權性質,是借國內法推行國際霸權和強權政治。

  7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兩項繼續制裁伊朗的措施,中國崑崙銀行因與伊朗有業務來往被列入制裁名單。今年1月,美國就曾同樣根據所謂伊朗制裁方案,無端制裁中國珠海振戎公司。

  為了圍堵戰略對手,美國花招百齣:不僅自己單方面實施多種制裁,而且試圖將這種單邊制裁強加給第三國,破壞其他國家之間正常合理的經貿往來,逼迫其他國家在制裁問題上按其號令行事。前述利用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特殊地位,用一國國內之法去“管轄”他國經濟金融實體,即是例證。

  近年來,美國緊緊揪住伊朗核計劃,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之外出臺多個制裁法令。根據國際法準則,各國主權平等,一國無權把本國國內法強加給其他國家,一國也沒有必須遵守他國國內法的義務。而美國此番制裁崑崙銀行所援引的法令正是其國內法,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伊朗核問題的歷次決議中找不到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沒有禁止任何國家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也沒有勒令任何國家完全中斷與伊朗的金融合作,美國的“長臂管轄”具有明顯治外法權性質,是借國內法推行國際霸權和強權政治。

  中國同伊朗有著正常的國家關係,在能源、經貿領域開展正常、公開和透明的商業合作,同伊朗核計劃沒有任何關係,不違反任何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和其他國際準則,也不損害任何第三方利益,完全正當合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口口聲聲表示,對伊朗的制裁“不針對中國”,“不會改變美中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總體合作”。這恐怕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美國制裁中國經濟、金融實體,損害中方利益,冒犯中方尊嚴,必然對中美雙邊合作産生不利影響。

  事實上,中國在防擴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堅定維護國際防擴散體系,反對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任何國家研發和擁有核武器。施壓制裁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伊核問題,對話溝通才是唯一途徑。中國同各方一道,積極勸和促談,為促進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發揮著建設性作用。美國方面不顧中方關切,一再通過單邊行動對中國企業和銀行進行制裁,無助於國際防擴散體系的團結;對中美處理伊核問題的策略分歧“來橫的”,更是與解決伊朗核問題的目標背道而馳,勢必破壞國際社會在伊核問題上協調合作的基礎。

  美方應該明白,美國不可能“包打天下”。華盛頓要求別國為美國的私利做這做那,稍不順意就大搞制裁,實在是過於霸道。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