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為碳稅買單?

時間:2012-07-03 09: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澳大利亞政府所謂“碳稅不會威脅家庭生計”的結論似乎有了明證。供職于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的經濟學家亞當麥克休日前通過精確測算得出結論,碳稅政策對一塊市價25澳元(1澳元約合1.02美元)蛋糕産生的提價作用不會超過10分錢。

  就7月1日正式實行的碳稅政策,工黨政府一再表示,碳稅徵收的直接對象為年碳排放量超過2 .5萬噸的大企業,對居民生活無顯著影響。

  儘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碳稅對社會生産、生活産生的潛在影響,對相關産業和投資可能發揮的正負作用和利弊得失仍有待商榷。

  根據此前安排,2012至2013財年,澳大利亞碳排放價格為每噸23澳元、2013至2014財年為每噸24.15澳元,2014至2015財年為每噸25.4澳元。從2015年7月起,通過開展排放配額拍賣等方式,實現碳價靈活化,直至實現碳市場價格自由浮動。

  澳官方測算,實行碳稅後,預計平均每週家庭生活成本將增加9.9澳元,其中電費增長3.3澳元,燃氣費增長1.5澳元。為抵消碳稅對普通人的影響,政府將把碳稅收入用於分類補貼,預計每週家庭平均將獲得10.1澳元補貼。

  麥克休的測算結果,為工黨政府的結論提供了生動背書,卻無法掩飾碳稅本身可能存在的先天缺陷。

  澳大利亞礦業是碳排放大戶,在“碳稅”落實之際自然首當其衝。受碳稅、澳元升值、勞工成本高昂等綜合因素影響,預計今後礦業的成本包袱將愈發沉重。

  澳大利亞礦業協會發佈的報告顯示,澳熱能煤每噸新增産能的成本5年內上漲了3倍,以致相關項目的可行性成疑問。較之西非,在澳大利亞開採鐵礦的成本高出75%。

  一些分析人士擔憂,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今後數年碳稅帶來的利空因素可能導致澳礦業投資出現降溫趨勢,屆時倘若再出現外部經濟疲軟和市場利空因素交織的局面,則不免會衝擊嚴重依賴礦業的澳大利亞經濟。

  此外,工黨政府在敲定“碳稅”細節時,顯然沒有充分考慮中小礦商的利益,這也成為碳稅一大硬傷。

  品位高、開發成本低的赤鐵礦目前多掌控在力拓、必和必拓等礦業巨頭手中,近年來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新開發鐵礦項目多集中在磁鐵礦領域。

  較之赤鐵礦,磁鐵礦原礦品位較低,須在澳本土加工提高品位後方能出口,這一過程碳排放量較大;不過,在煉鋼過程中,使用磁鐵礦的能耗卻低於赤鐵礦,從而減少了鋼鐵生産價值鏈的總體碳排放量。

  然而,工黨政府未明確承認磁鐵礦的“跨境”減排效果,從而使磁鐵礦項目較赤鐵礦項目面臨更高“碳稅”負擔。據一家在西澳投資磁鐵礦項目的中資企業反映,“碳稅”實行後,可能每年帶來高達上億澳元的額外負擔。

  “碳稅”政策規定,在碳價格靈活化之後,相關企業可通過國際碳交易市場解決企業一半的碳排放許可。但目前國際上缺乏統一碳價標準,且澳方與相關國家沒有碳稅互認和抵免協議,這種規定現在看來只是畫餅充饑。

  若不考慮項目工藝流程、歷史排放記錄等差異,採取“一刀切”方式執行碳稅,恐將造成不公平競爭局面。大礦商可能借“碳稅”加緊吞併中小礦商,從而加劇澳礦業資源壟斷局面。

  在宏觀經濟層面,節能減排的政策導向,將減少企業和公眾對某些産品和服務的消費,帶動産業重組、裁員乃至部分企業倒閉。

  “碳稅”政策自出臺以來飽受爭議,不僅為反對黨所詬病,民意支援率也不高,其社會和政治基礎並不牢固。反對黨已明確表態,若在下屆選舉中勝出,將立即廢除“碳稅”。如何讓“碳稅”擺脫人走茶涼的命運,是當局者的遠慮。

  最後,“碳稅”作為工黨政府發展綠色經濟的戰略抓手,在促進節能減排的同時,旨在重塑經濟增長方式,促使産業轉型。在“碳稅”指揮棒下,預計大量社會資源將投入新能源領域。然而,這種投資衝動是否有足夠的市場需求承接?是否會帶來另一種形式的資源浪費?這些問題不是空穴來風。

  如果工黨政府受制于選舉政治的功利目的,在推行“碳稅”時過於激進,缺乏變通,忽視配套改革、鞏固民意以及國際合作,則不免會偏離以“碳稅”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公平的初衷。若情況果真那樣,澳大利亞的“碳稅”可能最終淪為不得人心的惡稅,難以為繼,澳大利亞社會經濟終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最後買單者還是普通民眾。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