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普京時代俄歐外交 務實第一

時間:2012-06-04 09:39   來源:新華網

  繼1日旋風式訪問法德軸心之後,俄羅斯新總統普京3日將在家鄉聖彼得堡主持第29屆俄羅斯-歐盟首腦會議,會晤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俄歐之間,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再了解、再接觸和再磨合。

  新普京時代俄歐如何設定彼此的外交編碼?這是一個舉世關注的話題。面對反覆發作的歐債危機、充斥血腥的敘利亞僵局、北約咄咄逼人的歐洲反導計劃……俄歐領導人沒有太多時間“務虛”,也沒有太多必要客套——除法國新總統奧朗德外,都是彼此打過多年交道的熟悉面孔。

  這樣一來,預判新普京時代的俄歐外交也相對容易一些。既然雙方都很難對對方産生太多霧裏看花、不切實際的期待,雙方也就更可能延續理性、務實的外交路線。彼此的外交編碼中,以廣泛的共同利益為基礎的“務實”二字,勢將成為第一時間設定的關鍵詞。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普京在其第三個總統任期內,將奉行“以經濟關係為中心的多極化外交戰略”,其中,俄歐關係將繼續成為俄外交優先領域之一。普京曾撰文指出,俄羅斯是歐洲文明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應當與歐盟建立歐洲統一的能源市場,發展“現代化夥伴關係”,建立“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統一的經濟和人文空間”。

  而就經濟關係而言,雙方的確互存強烈需求。當前,歐盟是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俄擁有大量歐元資産,迫切需要歐洲的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和管理經驗。與此同時,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能源供應國和第三大貿易夥伴,商業利益深度交織,債務危機使歐盟比過去更加需要俄羅斯的幫助與支援。

  不過,長期以來,“經濟互需”使俄歐關係保持理性的溫度,卻無力拆除橫亙其間的“缺乏互信”之墻。對於歐盟和北約東擴、獨聯體國家“顏色革命”以及美國通過北約主導的歐洲反導系統,俄羅斯始終高度警惕,再三強調其傳統的地緣政治空間。

  而對歐盟而言,不少歐洲國家政界人士繼承冷戰思維,無視雙方在價值觀、戰略目標上的差異,傾向於用擠壓、削弱和遏制策略解決與俄羅斯的分歧,致使猜疑不止、摩擦不斷。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上,雙方互信不足的影響明顯表露。

  前瞻可預見的未來,俄歐外交中的“經濟互需”和“缺乏互信”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俄歐關係因此既難以大幅升溫,也不易大幅降溫,務實勢將繼續成為雙方的主基調。(記者 韓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