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軟手套”與“鐵拳”

時間:2012-06-04 09:39   來源:人民網

  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曾經在今年的一次千人大會上打了一個比喻,他説,當今俄羅斯有四個盟友:陸軍、海軍、軍工綜合體和普京,他還進一步指出,俄羅斯未來的政策應該是“戴著軟手套的鐵拳”。羅戈津的比喻形象地指出了普京在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很好地詮釋了普京未來的執政風格,那就是普京所秉持的以柔克剛,剛柔相濟的內政與外交政策。

  以柔克剛 贏得大選

  俄羅斯大選早已塵埃落定,普京順利重返克里姆林宮,擔任其第三個總統任期。今天回顧俄羅斯大選進程,可以更好地發現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內涵,特別是普京在本次大選中表現出來的過人智慧,值得人們細細品讀。

  與以往大選完全不同,普京本次大選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國內反對派聲音驟然升溫。從2011年12月杜馬選舉開始,反對派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口號從“為了誠實的選舉”過渡到極具挑戰性的“普京下臺”等等。面對反對派咄咄逼人攻勢,普京沉著應對,採取了以柔克剛的做法,如:引導反對派進行遊行示威;與反對派進行政治對話;廣泛接觸各界人士;接連發表競選文章闡述未來執政綱領;對大選進行嚴格監督;提前啟動各項政治、經濟與社會改革,等等。縱觀整個大選進程,普京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與反對派直接對抗的強制手段,而是表現出極大耐心和勇氣。有人説,普京是柔道高手,他知道化解對手強勢進攻不在於自己的力量有多大,而是出手的力道是否巧妙,政治亦是如此。普京做到了,他贏得了俄羅斯民眾的信任,贏得了大選。

  剛柔相濟 主政未來

  普京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他深諳政治的真諦不僅在於妥協,也需要強硬,誰把握好時機和度,誰就是優秀的政治家。大選結果剛剛公佈,對於反對派繼續搞街頭政治並否認大選結果,普京毫不猶豫地維護了政治權威性。事實上,普京早在其競選文章中關於民主、改革和穩定的關係已有精闢論述,他一再強調民主不是無政府主義,穩定對於俄羅斯改革成敗具有至關重要作用。所以,當大選合法性得到肯定之後,他堅決地對繼續破壞穩定的行為採取了限制性措施。

  普京贏得大選之後立即根據當前俄羅斯社會求新求變的社會思潮啟動了新一輪改革,滿足民眾減少政治威權主義色彩,增加民主氛圍的要求,在經濟上提出新一輪私有化,減少國家資本,增加創新經濟成分和改善競爭環境的政策,在社會政策方面也採取了大量惠民措施。可以説,普京剛和柔的政治手法相得益彰。

  外交“鐵拳”是否戴上“軟手套”,由普京取捨

  儘管近年來俄羅斯國際環境有所改善,但是俄羅斯要崛起,還面臨外部巨大壓力,特別是西方的挑戰。在反導、北約東擴以及一些重大地緣政治問題上面對西方進逼,俄羅斯必須做出回應。普京在其《俄羅斯與變化中的世界》一文中強調,當今俄羅斯面臨國際機遇,需要參與廣泛國際合作,在合作中謀取國家發展,同時,俄羅斯面臨嚴峻外部挑戰,必須認真應對。他的另外一篇文章《強大:俄羅斯國家安全的保證》公佈了投資巨大的軍事發展計劃,可以説是應對這種挑戰的最佳注解。這就意味著,普京的未來對外政策,將運用軟硬兩手,抓住有利機遇,應對不利挑戰,至於何時揮動“鐵拳”,何時給“鐵拳”戴上“軟手套”,一切由普京根據國家利益和形勢變化取捨。由此看來,羅戈津的比喻用在普京身上既貼切又生動。(楊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