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再是世界風向標

時間:2012-05-25 10:03   來源:環球時報

  對於國際政治觀察者而言,對美國實力地位的持久關注,是自然而然的。美國實力的變化可能影響美國霸權戰略的底氣與戰略起舞的節拍。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內,山姆大叔有時舉手投足,著著實實會風生水起,牽動世界,甚至影響一國之命運。但今天的世界變化很快,在這個基礎上觀察美國而不是相反更有必要。美國可能正在退出其一舉一動象徵世界變化風向標的時代。

  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美國的階段性疲弱對別國未必是件好事,除非那些與美為敵的國家。這些年,受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影響,美國的經濟規模縮水,赤字、債務、失業人數不斷堆積。美國主權債務3A級別在三五年內難以恢復,這種國家信譽的次位漂移時間會更長。但美國實力走下坡路並未導致世界的整體滑落,新興大國集群式的崛起加快改變世界力量版圖。

  美國的軍事實力仍是舉世無雙的,但軍事實力解決不了包括氣候變化等很多新型挑戰。即使人們仍看重超級大國的力量,靠一國之力主導或影響世界也不現實。今天的世界已與過去不再相同。一是世界已不可避免地走向多元化,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力量規模接近西方的日子不再遙遠,世界增長的引領力量更多。但是一種模式的興盛未必意味著另一種模式的消退,競爭仍會持續。二是世界治理的權力機制會更為扁平化、碎片化。全球性的、多邊的、地區性的、次區域性的或三邊的、雙邊的機制,交叉重疊。一種新國際協調機制的産生(如G20)未必意味著另一種機制的退場(如G8),一種全球性的安排未必與地區性規劃協調一致,在一個動蕩的年代,地區自主性對於自救與維穩而言顯得更為迫切。三是世界變得更為脆弱。相互依存加快了利益的交融和利益(國內與國外)分配的不確定性,內政與外交需要更好的平衡,政府決策的民意因素影響越來越大,對外妥協與退讓的空間收窄。人類發展到今天,面臨的生存與安全挑戰遠不止于傳統關注範疇,全球氣候問題的巨大挑戰就已超越了任何超級大國的治理能力,需要國際社會攜手共對,而非集團性同盟或地區性陣營可以單方求解。

  美國力量無論是階段性萎縮還是可能來日方興,人們的關注可能不會再如以前那樣突出。世界面臨的大小挑戰與緊迫議程過多,任何一超力量,也難以一手遮天,用幾個手指按住多個蚊子。當然,抱住美國大腿尋釁滋事還想萬事大吉者仍有人在。美國仍有為人所不能為之力,但遠無為所欲為之能,也不會輕易在一個各種雙邊爭端四起的世界中蹚渾水。美國不乏政治精英也認識到這一點。曾任裏根總統特別助理,現為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的道格班多甚至呼籲“華盛頓的目標不是去插手外國衝突”。他認為,美國必須要與“做點什麼”這種極端美國式的慾望抗爭。

  指望美國對外戰略甘願全面收縮不會是自動實現的預言。一個走下坡路的美國仍有可能在某些戰略上重點投入,但對抗已不是其合理的優先選擇。少一點霸道,少一點拉幫結派,多一點淡定,多一點合作意識可能更有利於美國自身,也有助於合理求解一個複雜的世界政治博弈方程。(傅夢孜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