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京勝選看中俄友好前景

時間:2012-03-06 13:14   來源:人民網

  3月4日,俄羅斯舉行總統選舉,普京高票首輪勝出。他將第三次出任俄羅斯總統,任期6年,直到2018年。普京本人將此次選舉視為選民對他過去實施路線方針和執政效果的大檢閱,也是能否授權他繼續領導俄未來的一次信任投票。總統選舉結果表明,普京仍是俄最受歡迎的政治家,他所繫統闡述的未來施政綱領受到選民認可和支援。

  普京是中國人民熟悉的俄政治家,不論擔任總統還是總理期間,他都積極致力於發展中俄關係。2001年正是在他首個總統任期內,《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訂,它總結了雙邊關係過去,更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近10年來兩國關係發展平穩,成為當代國際關係中兩個相鄰大國建立新型國家關係的典範。

  不久前,普京發表題為《俄羅斯與變化著的世界》的對外政策綱領性文章,其中將中俄關係放在比俄歐和俄美關係更突出的位置。他在文章中明確提出,俄羅斯需要一個繁榮和穩定的中國,而中國則需要一個強大和成功的俄羅斯。

  在談到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展中俄關係時,普京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讓俄 “經濟之帆”乘上快速發展的“中國之風”,將“中國潛力”用於俄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經濟崛起”。二是俄中將繼續加強在國際舞臺上的相互支援,共同解決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三是在實用主義和考慮相互利益基礎上,以真正的夥伴關係開展行動。他對中俄兩國建立的發展關係模式和前景充滿信心。

  事實上,中俄各界都承認,兩國關係現處在歷史最好時期,正如普京曾指出的那樣,俄國內各派政治力量對積極發展中俄關係態度空前一致。中俄在民族文化背景、自然地理和經濟水準、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等許多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但在新時期兩國本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平等協作、互利共贏的原則,推動中俄關係不斷向更高水準、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取得了引世人注目的成就。

  去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約800億美元,各類人員往來超過300萬人次。雙方通過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等方式攜手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在聯合國和安理會討論敘利亞問題時採取一致行動,以維護國際正義,防止一些國家打著“人道主義”旗號踐踏國際法,動輒以武力威脅他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同時,兩國相互配合,採取各類斡旋措施,力爭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避免爆發內戰和區域性戰爭。

  未來中國要實現“十二五”規劃和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俄羅斯要實現2020年前的國家發展戰略,我們相信在兩國領導人和各界共同努力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定將繼續得到健康穩定發展。(王酈久)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