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貪官的“懺悔書”中尋找墮落軌跡

時間:2013-07-17 09:29   來源:人民網

  日前,廬江縣原常務副縣長劉華安受賄一案在合肥市中院開庭。當法官詢問劉華安起訴書指控的內容是否屬實,劉華安拿出了一張紙,宣讀稱,“我認罪,我感覺對不起組織和人民……”

  此類“懺悔書”絕不是件“孤品”。落馬者原海南省瓊海市石壁鎮黨委書記黃聲存懺悔:見同學美女陪伴玩樂産生巨大落差;落馬者原四川省成都市財政局副局長、成都市國有資産管理局局長、成都市國有資産投資經營公司總經理馬蓉生懺悔:貪慾蒙蔽雙眼,送錢人承諾最靠不住;落馬者原河南交通廳長懺悔董永安:前三任均落馬,本想安全著陸......

  托爾斯泰説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細細想來,托爾斯泰的名言用於落馬貪官身上也很“貼切”。即:貪官的墮落軌跡是相似的,落馬的方式各有不同,每份“懺悔書”都清晰的標記著貪官墮落的軌跡。

  落差感,常見於落馬貪官的“懺悔書”中,是其墮落的“起點站”。“見同學美女陪伴玩樂産生巨大落差”、“看著這些小老闆過著日進鬥金、紙醉金迷的生活,再看看自己微薄的收入,那種落差感像荒草一樣在心中滋生”......在物質相對豐富的今天,面對金錢、美色、房産等形形色色的誘惑,領導幹部們稍不留神就會被各種糖衣炮彈所擊中。作為黨的領導幹部,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認識,為官者無論其職位有多高,都是人民的公僕;其次要有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擔當,這是每一名領導幹部都必須堅守的底線和原則,否則就會發生心理傾斜,産生巨大落差。

  貪慾,即貪心和慾望,是貪官墮落的“第二站”。從最開始的堅決拒絕到緩收,再由緩收到來者不拒,心理過程也由恐懼到擔心,再由擔心到心安理得。當思想道德防線瓦解後,貪慾就如同洪水決堤般一發不可。貪慾本是一種意念和意向,是與生俱來的、人所共有的一種自然生理心態和思維。但貪慾是一個適可而止的東西,是一個需要經常被限制被壓抑的念頭,尤其是領導幹部。若任其貪慾氾濫、膨脹,只會使人利令智昏,誤入歧途,如落馬貪官般最後只剩下獄中洋洋灑灑數千字的“懺悔書”

  黨性的缺失,是貪官墮落的“終點站”。為官者在其升遷的過程中,不止一次接受過黨性的教育,不止一次接受過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警示教育。但諸如劉華安、董永安之流,卻違背入黨誓詞、背棄了為民宗旨、將黨性拋之腦後。貪官的落馬説到底,是在誘惑面前黨性不硬、不固、不持久。為官者務必要時刻牢記共産黨員的身份、使命和宗旨,端正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事業觀、政績觀、群眾觀,用自己的言行詮釋“共産黨員”的時代內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人民公僕”的深刻內涵。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