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誇大為官者的風險

時間:2013-06-27 14:13   來源:羊城晚報

  貪官身陷囹圄,各種感觸意切情真。最近的兩種説法,似乎可以比較起來思索:一是雷政富75歲的老母親感嘆,“做啥子官嘛”,她説,只要能等到兒子回來,就不會再讓他離開,叫他住在自己的屋裏,“什麼工資都不要,什麼錢都不要——什麼也不要,就待在我身邊”。二是6月25日《中國新聞週刊》消息説,目前,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涉鉅額受賄案待一審判決。劉志軍在秦城監獄囑咐帶話給女兒“千萬不要從政”。

  這些天,網上網下似乎都在熱議“從政風險”這個話題。那麼,當官是不是個高危職業呢?人民論壇雜誌調查結果顯示,“44%的受調查者認同‘做官也是一種高風險職業’,並認為官場十大高風險崗位分別為國土局長、交通廳長、縣委書記、公安局長、組織部長、建委主任、安監局長、市委書記、國企老總、房管局長”。可這些職位,哪個不是“熱門”?

  看起來,這是很悖論的一件事:一方面,貪官勸子女“不要從政”、甚至家人也對“從政”一事牢騷滿腹;但另一方面,當官似乎並不是很嚇人的。譬如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全國共有111.7萬名考生參加,平均錄取比例接近54:1,有些職位甚至出現了萬里挑一的情況。

  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雷政富還在官位上指點江山,如果劉志軍還在鐵路領域揮斥方遒,無論是樸實的老母親、還是居高位的官員,會覺得當官是個該“戒掉”的行當嗎?從這個意義上説,拋開身份標簽不談,這些看似諄諄之言的感悟,本質都不過是情緒化的一聲嬌嗔罷了。

  在現代社會談為官者的風險,需要拎清兩個前提:一是為官者的風險,往往是自找的,不是不可避免。你不當官,可能做醫生、做老師、做工人,三百六十行,哪行沒風險?猥褻幼女被捕的校長估計也會由衷感嘆一聲:“當年要是不做教師多好”;收受醫藥回扣被抓的醫生難免也會動情地懺悔一句:“早知道就不拿手術刀了”……這些所謂的風險,不過是悖逆公序良俗之後的氣話,心不正、行不端,就算換個崗位,一旦權錢在手,遲早還是會走進法紀風險的暴風眼。

  二是眼下所説的“為官者的風險”,其實應該是“為貪官者的風險”。身為貪官,從伸出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將自己賭進了規則與秩序的審判局。只要是貪官,只要制度到位,時時處處有風險,這風險的大小與性質,完全是自我選擇的結果。貪官的風險,就像強盜的風險一樣,是個偽命題。

  當然,如果硬要從“其言也善”的角度思辨一下“莫當官”的告誡,唯一合理的、可資借鑒的地方,也許指向權力監督與制衡的機制:如果權力過大而不受監督,年紀再大、覺悟再高,也確實難免被蠱惑——而一旦劣幣驅逐良幣成為官場潛規則,要為官,好像也只有“隨大流”。這是真正值得警醒的地方。

  “居官不難,聽言為難;聽言不難,明察為難。”權力的哲學,便是社會生活的哲學,當官如果太舒適自在、或者進了保險箱,反倒未必是民眾之福、公共利益之福。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