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政府的日子如何“摳”著過

時間:2013-05-06 15:2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在德國,每逢政府開放日,普通民眾可在總理府一樓大廳看到總理的收禮清單。何時、何地、從何人處收禮,都一一寫明。總理如果想將禮物收為己有,必須自己花錢買。

  不僅是德國,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對送禮都有一套細到不能再細的法律規則。多少錢的禮不能收,什麼樣的禮不能要,什麼人送的禮禁止收,都有明確規定。以禮物價格論,德國送禮一般不超過30歐元(約合39美元),加拿大的價格上限是30加元(約合30美元),美國更少,為20美元。

  我在歐洲當記者時發現,與當地官員交往無需送重禮。我一度擔心國內帶去的小方巾、中國結等禮物不夠檔次。可送出手之後才發現,收禮者十分高興,毫無嫌棄之意。我不禁感嘆,對於這些不差錢的富國,送禮上卻如此好“打發”。

  時間長了,我發現當地政府在公款送禮和吃請上著實“摳門”。為政府部門搞報道,他們招待來賓往往是一杯咖啡或蘇打水了事。好幾次忙活了一上午,到了飯點,我已是口乾舌燥、饑腸轆轆,但對方視而不見,道別時絕無留我用餐之意。

  偶有,我按照單位經費預算邀請當地官員吃公務餐,他們都十分感激。有人甚至認為,這是我自掏腰包請吃飯。在當地,公務宴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什麼樣的客不能請,準備請哪些人,為什麼必須請,在什麼地方請……每項都有文規定。

  説到公務宴請,我不禁想起美國國會通過的“牙籤法案”:國會議員在接受企業代表、説客的邀請赴宴時,酒會上所有的食物都只能用牙籤或者手指頭拿著吃,不得有正餐。軟飲料、咖啡和油炸圈是可以接受的,但牡蠣和麵食可就危險了,因為很難拿牙籤來吃。

  很多時候,要管住“吃喝的嘴”“收禮的手”,媒體和公眾的“較真”是一種震懾。挪威某地市政府開會,飲料就是一杯白開水。市長告知,那是盛水的杯子,誰要敢用它來喝酒,就是頭版大新聞。官員們內心深處對媒體監督的忌憚,可見一斑。

  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摳門”並不是貶義詞,富政府“摳”著過日子,反而是美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