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製造業的走弱與房地産市場的回暖,形成了銀行貸款此消彼長的格局。銀行房貸的支援,對於近階段房價上升趨勢的形成,顯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央行4月2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到今年3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的餘額為65.76萬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4.9%。
這個增長出來的貸款主要投向什麼領域?央行的報告稱,與整體貸款增速放緩形成對比的是,3月末房地産開發貸款以及個人購房貸款都在穩步增加,其中地産開發貸款餘額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1.4%;房産開發貸款餘額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個人購房貸款餘額8.57萬億元,同比增長17.4%。
與此對應的是,到3月末,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為6.46萬億元,同比增長僅3.2%;服務業中長期貸款餘額16.55萬億元,同比增長8.9%。
兩相一對照就可看出,涉房貸款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其他貸款的增速,形成一個信貸“高地”。
房貸增長超過其他貸款,這與目前我國的經濟局勢倒是相匹配的。匯豐日前公佈的4月份PMI預覽值僅錄得50.5%,不僅創兩個月以來新低,而且大幅低於市場預期。工業製造業的疲軟使銀行在這方面的貸款需求出現了下降。但是,國家統計局幾天前公佈的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表明,承接去年下半年以來出現的上漲趨勢,除了個別城市房價出現下跌外,絕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上漲。工業製造業的走弱與房地産市場的回暖,形成了銀行貸款此消彼長的格局。銀行房貸的支援,對於近階段房價上升趨勢的形成,顯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於各種宏觀的和微觀的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運作的不確定因素正越來越複雜,導致推動經濟復蘇面臨很大困難。這種局面的形成,對於各行各業來説都不是好消息,對銀行來説更是如此。經濟復蘇,經濟上升的趨勢形成以後,百業興旺,對銀行信貸的需求上升,銀行就能夠通過放貸賺到利息。反之,社會對銀行信貸的需求就會減退,銀行貸款增速減緩以後,它的鉅額存款利息的壓力就無法消化,從而對其經營産生不利影響。目前,我國的各大銀行正面臨這樣的困局,在此情況下,房貸已經成了各大銀行難以割捨的一棵“搖錢樹”。
控制甚至降低房價是本輪房地産調控的一個目標,但時至今日,這個目標已經顯得越來越遙遠。在這個過程中,銀行貸款確實對房價上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我們能夠把板子打在銀行身上嗎?在目前的調控政策中,控制銀行信貸是一個重要選項,而目前投放于市場的銀行信貸大都是在調控政策許可範圍內的,因此,將調控難以奏效的原因歸罪于銀行,其實是沒有理由的。那麼,政策面上是否可以將房貸一門關死,要求銀行一分錢也不能流到房地産市場當中?先不討論其可行性,如果這樣做了,徹底失去信貸支援的房價也許真的要大幅下跌,開發商固然只能趴在地上,但是估計銀行也要受不了。當然,最為重要的,如果房價真的因此而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地方政府一定比銀行更受不了。
市場化的銀行信貸,托起了一個市場化的房地産市場,讓那些帶有計劃管理色彩的調控措施難以奏效,這就是目前房地産市場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