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網路監督平臺,彰顯中央反腐決心

時間:2013-04-19 15:24   來源:光明網

  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路電視臺、中國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新聞網、光明網、中國廣播網,以及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騰訊網等國內主要網站均在首頁開設網路監督專區,連結紀檢監察、檢察、法院、國土等執紀執法部門舉報網站以及幹部監督“12380”網站等網址。(4月19日 人民網)

  改革開放三十年,積貧積弱的中國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走向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躍升為世界第二。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一些黨員幹部由於享樂主義思想的作祟,在金錢美色的誘惑下迷失了方向,道德腐化、品行墮落、官德淪陷,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給中國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帶來巨大的風險。值得慶倖的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公眾清醒地認識到其所帶來的危害,反腐提速,懲腐加強。

  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頂層到民眾形成共識,幾十名廳級以上幹部被處理,甚至雷振富、李春城等一批貪官污吏,在網路和公眾的監督下被“秒殺”,彰顯了中央“有貪必肅,有腐必反”的決心,得到了廣大民眾的好評。

  今天,在有關部門的倡導下,在光明網、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等主流網站首頁開設網路監督專區,充分體現中央反腐決心的同時,用實際行動鼓勵廣大民眾全面反腐。腐敗之惡、腐敗之危,嚴重威脅到黨和國家的危急存亡,那麼,如何實現“反腐倡廉”的常態化和“拒腐防變”的長期化?這不僅僅是黨中央、司法機構的責任和義務,更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全社會形成合力,才能使“腐敗”沒有角落、沒有機會去腐敗。

  在十八大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反腐提高到全黨、全軍、全民的空前高度。特別是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中國歷史上因為統治集團嚴重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當今世界上由於執政黨腐化墮落、嚴重脫離群眾導致失去政權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為了使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進程能夠健康、順利的發展,習近平指出:“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十八大對於反腐問題的闡述,提高到了“人亡政息”的高度。腐敗是社會的毒瘤,如果不加以遏制和懲處,猶如癌症一樣,會嚴重損害黨的肌體,最終導致亡黨亡國。不可否認,網路反腐已成為全社會反腐的一個主要渠道,相對以前的網路爆料反腐,今天,相關部門在主流網站開設網路監督平臺,是對網路反腐的認可,並上升到合法化的反腐平臺,也是落實黨的十八大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智慧、團結的民族,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從南方雪災到汶川地震、從舟曲泥石流到青海玉樹地震,在一次次的大災大難面前,中國民族的億萬萬同胞凝心聚力,戰勝敵人,也戰勝災難。那麼,在事關“亡黨亡國”的“腐敗”問題上,全民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形成全社會的反腐合力,“反腐敗”何愁不取得勝利?

  要形成全社會的合力,就要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反腐敗”的統一戰線,主流網站開設網路監督專區、無疑是取得“反腐敗”戰役勝利的決定性的戰略性決策,具有新時期“反腐敗”的劃時代意義。但是,長期積弊的腐敗問題,必能“畢其功於一役”,還需要其他方面的縱深推進。

  首先,在中央現有政策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反腐敗政策的法制化”,將法規制度中的政策、文件進行國家立法,防微杜漸,一方面堵死腐敗分子可鑽的空子,另一方面,對反腐敗專門機關的職責重新規定和放權;其次,對於官員的權利進行約束,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第三,對於媒體輿論監督給予適當的放權,任何權利對於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時,在媒體採訪中,不允許有任何理由的推搪和阻止;第四,建立公眾對權利的監督平臺,在此監督平臺上,出臺有利於實名舉報者保護法,鼓勵公眾大膽、放心對違法亂紀官員進行實名舉報。

  只有完善反腐機制,全社形成合力,建立反腐、防腐統一戰線,利用網路反腐這一廣闊的反腐平臺,使廣大群眾和網民依法、有序地開展反腐,才能使蒼蠅、老虎無處可鑽、無處可逃,才能將蒼蠅、老虎一舉“殲滅”,才能使新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健康地進行,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腐敗亡國”的憂慮。(董國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