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法制化監督舉報平臺,釋放網路反腐正能量

時間:2013-04-19 15:22   來源:央視網

  近年來,反腐敗鬥爭的一個新特點,就是網民已經成為活躍的反腐監督力量。從“表叔”、“房叔”到重慶不雅視頻,網際網路在揭露腐敗分子違紀違法事件中,都發揮了巨大的資訊匯聚功能和快速傳播功能。

  各級紀委及時跟進網民的舉報,有的在以小時計的時間內便宣佈初查結果和處理意見,獲得了廣大幹部群眾好評。為適應這一群眾舉報和網路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反腐模式的要求,近日,為進一步拓寬網路監督舉報平臺,有關部門在幾家主要的網路媒體上開設正規、權威的網路舉報監督平臺。這是自2003年最高檢建立網路舉報平臺,中央紀委監察部和部分省(區、市)紀檢監察機關相繼開通舉報網站,到2009年開通統一的全國紀檢監察舉報網站以來的又一個大動作。

  對於監督舉報人來説,通過紀檢監察機關設立的權威平臺和正規渠道來舉報腐敗,與通過網路爆料腐敗相比,無論從效果還是安全性方面都應該更好。一是紀檢監察機關對網路爆料的有價值資訊也會主動收集,但要在海量的資訊中引起注意並不容易,不能産生眼球效應的很容易被湮沒,而通過正規平臺舉報,可以把“一鍵到達”的網路優勢發揮到最大。二是不僅實名舉報者的個人資訊可以得到有效保護,檢舉內容也比匿名爆料更容易受到重視。三是舉報者和有關部門溝通、了解、受理、核查情況也更便利,甚至形成“熱線”。而對於紀檢監察機關來説,通過這些正規渠道獲得的案件線索,與需要不斷“過濾”的五花八門、真假難辨的網路爆料相比,總體上品質、價值會更高一些,虛假性會更少一點。因此,這是在便捷網民監督舉報、實現體制外反腐和體制內反腐的有效對接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應該説,很多爆料人並非不知通過正規渠道舉報的好處,但為什麼仍然選擇網路爆料?除少數心術不正者外,多數還屬於對走正規渠道缺乏信心,有的擔心石沉大海,久無消息;有的甚至擔心“官官相護”、打擊報復,想通過網路造勢來達到“民逼官反(腐敗)”的目的。對於舉報者來説,這反映了他們對我們黨堅決懲治腐敗、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的決心還缺乏足夠的認知。而反腐敗專門部門也要看到,拓寬網路監督舉報平臺只是第一步。如何保障網路反腐的舉報或民意能夠被及時受理、核查、處理、反饋;如何保證對網路實名舉報的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做到件件有著落,個個有回應;如何對查處大案要案做出貢獻的實名爆料者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如何進一步完善對舉報人的保護機制,確保個人資訊不被透露,等等,接下來的工作還很多。

  當人們更多地選擇這樣的法制化途徑而不是網路爆料來與腐敗現象作鬥爭時,才説明我們真正形成了“溝通便利、舉報安全、運轉高效、處理及時”的舉報監督網路,説明我們的廉潔政治建設又取得了重要的新進展。 (特約評論員:黃葦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