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約法三章”少一點“正在研究”

時間:2013-03-18 11:08   來源:濟南日報

  李克強總理履新後的首次記者見面會,就以簡潔、質樸、生動的表達風格,尤其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所表現出的專業素養,讓公眾眼前一亮。其中,筆者最為關注的還是李總理的“約法三章”——— 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只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

  與其説“約法三章”表達的是一種堅定的信心,不如説呈現了一種謙卑的姿態。人民政府受人民監督,當然首先要把自己定位在被監督的角色上,不唱高調也不故弄玄虛,也不強調困難和阻力,而是以最簡單直白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工作目標説給民眾聽,如此監督才能從抽象走向具體。對於三公消費改革,公眾聽過太多鏗鏘有力的説法,但都沒有“約法三章”這樣直接有力和清晰。一直以來,諸多領域的改革大致延續的都是這樣的模式:試點,研究,再試點,再研究……適當的審慎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沉迷于改革的鋪墊而遲遲無法進入正題,這本身就會成為改革的最大阻力。改革從本質而言就是對利益格局的調整,不可避免地會觸及既得利益者,如果缺乏必要的勇氣當斷不斷,那麼不僅在改與不改之間,改革的利益受損者會毫不猶豫地站到改革的對立面,而且還造成一種“有橋不過、偏要摸石頭”的改革假像。

  敢不敢“約法三章”,敢不敢立下軍令狀,應當成為一個政府官員乃至一個政府部門是否稱職、是否有責任意識的一個標準。然而,當我們欣喜地看到總理立下“軍令狀”的同時,仍有官員還在原地踏步。像收入分配改革、三公財産公開等問題公眾也呼籲了很久,但現在仍在“研究”之中,這是否説明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太低下?在其位,要謀其政、擔其責,沒有一個清晰可見的職責承諾,公眾又拿什麼來監督政府部門、評價政府部門的表現?

  真誠期待政府部門能多一些“約法三章”,少一點“正在研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