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灰霾,立法不該缺位

時間:2013-01-15 14:52   來源:羊城晚報

  這幾天,北京PM2.5指數瀕臨“爆表”,出現霧霾狀況,城中能見度不到200米。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網站1月12日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24小時均值顯示,北京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為786微克/立方米,天津為500,石家莊為960。截至13日零時,全國74個監測城市中,有33個城市的部分檢測站點檢測數據超過300,即空氣品質達到了嚴重污染。昨天的本報頭版也報道:12日珠三角62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中,有49個出現PM2.5超標,佔到站點的79%左右;廣州環保局29個監測站點中,有23個站點出現超標,呈現輕度污染。

  顯然,全國大多重點城市,存在輕重不同的空氣污染。處在不同城市的網友們紛紛把自己的所見和感受,以各種形式,傳播到網際網路上。人們對大氣污染的認識、對增長方式的思考、對環保治理的期盼無不溢於言表。事實上,對於PM2.5指標的確立到布點公佈,若干年來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才成為環保部門的共識。也就這兩年來,百姓們才能根據有關指數,認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保指標的空間當中,也才能認知到,我們生存空間的環境,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是多麼遠。事實上,PM2.5的指標,某種意義上,現在也成為民眾衡量執政者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尺規。

  面對目前PM2.5的指標,人們的訴求是複雜的,但是,期待空氣品質迅速得以改善,是每個人心底裏由衷的聲音。絕大多數人同時也深知,目前惡劣的大氣環境,並不是一朝一夕的病態發展造成的,欲使之立馬改觀,也是不可能的。唯望目前這種嚴重的空氣污染狀況,能夠使官方從頂層設計做起,痛下決心,還百姓一個藍天白雲綠水青山。

  眼下,不管是誰,也不管你承認和不承認,城市的空氣污染嚴重已成為現實,保障民眾的健康安全已到了不得不重視並要拿出措施來的時候了。據報道,北京已經首次發出了灰霾程度的橙色信號。但是,從指導人們如何系統應對灰霾天氣帶來危害的社會公共系統上,我們並沒有一整套對應的制度設計。在百姓看來,儘管並不指望污染現實的即刻改觀,但卻希望有一套應對制度。比如説,地方政府應當根據現實情況告訴我們,孩子還應不應該上學?大人是不是可以不上班?防疫部門應不應該發放合格的口罩?等等。

  為了計劃生育,我們可以調用龐大的資源支撐這項政策。為了每個人能夠不在可能致癌的空氣下生存工作呢?要改變目前的環境問題,環保部門承認要若干時間。在這個“若干時間”之內,政府是有責任通過立法程式來界定自己應當為百姓做什麼,而百姓們又有什麼手段和方式應對環境、保護自己的。至少,當灰霾達到一定嚴重程度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堂堂正正地像科學家們告誡的那樣,待在家裏,還能領到工資!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