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來襲,有關部門緣何如此淡定?

時間:2013-01-15 14:57   來源:台灣網

  突如其來的霧霾“襲擊”了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是怎麼引起的?到底對我們有多大危害?有什麼措施能驅散毒霧……這些問題牽動著千千萬萬國人的心。然而,有記者想就此對有關部門進行採訪,接待人員的回復竟是:“這是週末,我們的人都在休息”。(1月15日新民網)

  霧霾來襲,還能休息好嗎?面對突如其來的霧霾,誰都無法逃避,也無心休息,空氣品質那麼差,能讓人放心嗎?普通民眾尚且知道關心一下這個糟糕的天氣何時才能過去,何時才能放心地在戶外活動。然而,相關環境監測部門工作人員,就能如此淡定,如此漠不關心,好似事不關己,該休息還休息,試問,真能休息得好嗎?

  霧霾來襲,應做些什麼?看到的是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民眾忙買口罩,大家都儘量減少戶外運動,也有群眾自發乘公交等方式上班,不開或少開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群眾都在以各種方式、各種行動應對霧霾天氣。然而,有關部門卻束之高閣,仿佛一切都是自然現象,等幾天,霧霾過去了,自然就恢復往常了,不必大驚小怪,該正常休息就休息,難道就不能做些什麼?霧霾形成難道就跟自己平時的工作沒有關係,霧霾形成就沒有一些什麼很好意見建議,如何才能降低霧霾造成的危害?

  霧霾來襲,下次會是什麼時候?如果都是被動的應對霧霾天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轟轟烈烈報道一番,大家膽戰心驚熬過了這一回,慶倖躲過一劫。難道這次過了,下次霧霾就不再來襲?何時會來呢,難道又是民眾忙於被動的應對,難道有關部門又是有心無力?為什麼遭霧霾的大多是中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為什麼就可以平安無事,如果不從根源去分析霧霾形成的原因,在平時的工作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更加注重履行職責,從行動上去治理環境污染,談何天藍地綠水凈,談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台灣網網友 徐尼基)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