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風”中央帶頭,願推及全國

時間:2012-12-05 11:08   來源:新京報

  “八項規定”每一條的落實,都將會轉換成民眾利益的提升,為各地改進工作作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各地應制訂更為具體、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改進作風細則。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並一致同意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包括,“不張貼懸挂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對出席會議和活動的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等,這些規定具體、明確、細密,令人期待。

  不必要的會議少了、交通管制減少了,城市的道路就會更通暢;領導在媒體上出現的“數量、字數、時長”被壓縮了,更多的民生新聞就能獲得關注。可以説,每一條規定的落實,都將會轉換成民眾利益的提升。

  這八項規定雖然是明確針對“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但昨天的政治局會議也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帶頭改進工作作風,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貫徹落實辦法。有了中央的帶頭垂范,地方更應快步跟上。

  實際上,幹部作風問題,在一些地方屢屢被民眾詬病。不久前,某地一個人工湖蓄水儀式上,近百米紅地毯鋪到湖中心,只為迎接領導的短暫視察;一個縣級市的市委書記去外地參加完會議,就有人為他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至於接待上級領導長達數十輛轎車的車隊,主要領導到縣界、市界甚至省界迎送的場面,亦不鮮見。而每每不期而至的交通管制,更是給人帶來很大困擾,民眾嘖有煩言。

  還有會風、文風的空話、套話,也讓人生厭。這些天來,從習近平總書記在媒體見面會上的務實發言,到李克強副總理、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紛紛打斷相關人員念稿發言,均令人耳目一新,透露出一種清新的會風、文風,而社會對此表現出來的熱忱,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民意的殷殷期待。

  政治本來就是治理眾人之事,而理想的治理願景的實現,往往並不需要諸多繁文縟節、誇張鋪陳,只要真正做到了從實際出發,從民眾出發,從公共利益出發,而不是虛空、飄浮,熱衷於搞一些形式上的花花哨哨,就會贏得民眾的信賴。可見,工作作風的改進,也不僅僅意味著形式上的變化,根本還在於執政理念的刷新。

  “八項規定”為各地、各部門改進工作作風提供了一個範本。以此為基點,還有兩項急務,一是對基層也制訂更為具體、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改進作風細則,以為官箴、以為銘石;再就是嚴格的、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提出了嚴厲的考核要求,不僅各地每年要對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也要定期督促檢查。改作風,絕不能只是説説而已。

  當然,讓改變工作作風取得實效,既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督,也需要通過媒體、網路等多個平臺,讓民眾監督發威、發力。

  期待各地各部門循著“八項規定”所確定的路徑,通過上下互動,和那些官話、套話以及諸多不良的工作風氣,徹底説再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