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擾民,應是權力運作的常態

時間:2012-10-11 10:32   來源:人民網

  長假過後,深圳市召開作風建設現場會。會上,市委書記王榮希望能借助媒體轉達對加班加點工作的工作人員的感謝。他説,本來打算節假日期間去慰問一下的,後來想想還是取消了,一來是擔心把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打亂了,二來也擔心老百姓説又是在作秀(10月10日東南新聞網)。

  我個人的感覺,不是市委書記王榮害怕被民眾指責為作秀,而是他本來就認為所謂的領導親臨一線慰問幹部職工沒有積極意義,會打亂正常工作,本身就是作秀才沒有去。

  市委書記王榮説打亂正常工作,其實大家都心照不宣:為了迎接領導視察,有關單位要提前準備,要佈置會場,要暫停正常的公共服務,甚至還要找幾個臨時演員來握著領導的手錶示對政府、對領導的感謝,表示自己很幸福。行為原則不在於真正把公共服務做好,而在於千方百計地體現領導口頭關心過公共服務了。

  最有水準的體育裁判在執法一場足球比賽時,他會相當合理地控制比賽,只是在必要時果斷吹哨,而不是哨聲連連卻全無章法,不會該吹時不吹,更不會不該吹時亂吹,於是能保證比賽的連貫性,保證比賽的精彩。與之類似,公共服務的極致是你幾乎聽不到相關領導的誓言聲聲,看不到領導們忙於表演秀,卻只是時時刻刻、真真切切地享受到公共服務。縱然有緊急情況發生,也應對有序,足夠專業,能夠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反之,一個行政領導本來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足夠專業,卻今天要親自指導防火,明天要親自指導防汛,後天要現場指揮疏導交通擁堵,都只可能是紙上談兵、亂中添亂。

  國人希望主要領導能及時出現在現場,主要原因正在於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不能針對種種緊急情況形成制度性反應,就只有退而求其次,希望領導及時出現在現場,好歹能給個準話,有病急亂投醫的意思。

  所以,真正出於公共利益計,一個負責任的地方主要領導應專注于制度建設,保證各項緊急應對措施落實到位,保證最專業的部門、個人能及時出現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而絕不是將自己陷入到事務堆中去,時時忙於走秀,説些正確的廢話,作些毫無實際意義的所謂“重要指示”,雖疲於奔命,卻只是打亂了正常工作,降低了公共服務品質。

  市委書記王榮是在作風建設現場會上説到前述一番話的,他同時在會上要求各部門借鑒該市寶安區加強人大政協民主監督和拓寬社會監督渠道等一系列舉措,要求明確界定人員職責,並適時開展責任倒查、責任追究,正是專注于制度建設的信號,要求從制度上糾治推諉扯皮、無所作為的不良風氣。

  讓公共部門、個人都能夠全心全意于實際的公共服務,而不是疲累于迎送領導、喊空話;讓公共服務體系平滑運作,無處不在,隨時為民眾提供方便,而不是對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障礙,應該是權力運作的常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