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深圳市城管局2011年共安排了19批86人次出國(境),花費92萬元。其中包括“因2017年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在深圳舉行,我局代表市政府參加2011年在澳大利亞召開的第18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以及赴澳洲參加第七屆數字地球國際研討會,令諸多網友很有“穿越感”。對此,深圳城管局回應稱,出國參加植物學大會屬職能範圍,歡迎市民依法申請索取考察報告。(見9月25日《南方都市報》)
有人説,這是個學習型社會,城管深諳植物學奧秘也不算奇跡。但類似高尖端的國際性專業會議,又是植物學、又是數字地球,城管竟然都能蹦蹦跳跳地參加,而且還不是列席,這真是讓人倍感振奮——差點就要忘了不久前當地城管與黑社會之間的糾結。城管隊伍中臥虎藏龍,從概率上講不是沒有可能,只是隨便就能劃拉出植物學專家、數字技術專家,中國的城管果真能武裝到這些專業領域?什麼“眼神執法”、什麼“舉牌賣萌執法”,不過浮雲而已。
夾雜在“植物學會議”背後的民怨與質疑,恐怕並不能在這種戲劇性的公示中淡去:一者,因全年安排出國(境)團組19批86人次,共花費91.98萬元,深圳市城管局成為39個公佈三公經費的部門中,出國人數最多的部門。既然是最多,就當有最多的道理,可即便公示了,該去不該去,誰又能較真得清楚呢?
二者,專業性會議就當有個專業的樣子,城管確實與綠化、與資訊技術有關係,但這種關聯真就到了非去國際學術會議的地步?依此邏輯,住建部門也與綠化沾邊兒,其他一切部門都在數字資訊化進程裏,那麼,他們若一同欣然前往,是不是也很靠譜呢?
這些年,在“三公消費”中搭便車屢見不鮮,打著開會考察的旗號,幹著度假休閒的勾當,而洋洋幾萬字的“考察報告”又能證明些什麼呢?正如民眾所言,外國又沒有“城管”、全世界都找不到個同行,如此高頻出國學習,到底是學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