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僅僅以數量多少考量“三公”經費

時間:2012-07-24 10:30   來源:人民網

  維持一個國家機關的運作,需要發多少工資、辦公樓需要花多少錢?這些疑問,從各部門預決算可以得到一些答案。7月19日,多個國家部委公佈2011年決算和2012年預算,以及行政經費、“三公”經費的支出情況。這是中央部門繼去年首度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之後,第二次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預決算情況,並首次分部門公開行政經費。

  當“三公”經費帳單被媒體聚焦和放大時,可以説,作為推進我國財政預算公開進程中的重要一環,政府部門公開“三公”經費正在常態化。也正因為如此,儘管其中存在諸多讓老百姓不滿意和詬病的地方,但畢竟已經在穩步前行,足以支撐起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期望;也正因為如此,相比于第一次國家部委公開“三公”經費時的“進度不一,形式不一”乃至有的“在子欄目公佈,非常隱蔽”的做法,這次公佈有著明顯的進步,我們看到了更加詳細的公開,也體會到了誠意和尊重。後一點,無疑最為重要。

  我們該如何審視“三公”經費公開?

  其一,這是一種“技術活”和“民主活”。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説,政府花費的每一分錢都來自於納稅人的貢獻,也無一例外地必須接受納稅人的監督,並且,政府是公民的“僕人”,公民才是政府的“主人”。可以説,公佈“三公”經費就是這種理念詮釋的一個注解。財政收入如何被使用、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率,包括納稅人在內的社會公眾都應當有知情權、監督權。公開“三公”經費是大勢所趨,公開越細化和詳細,就越意味著公眾的權利得到了保障,就意味著把政府置於民眾和社會監督之下。

  其二,公開不能以數量的多少進行簡單的好壞評價。筆者注意到一個細節,不少媒體熱衷於比較各個部門之間“三公”經費數字的差異、車輛花費的多少,這當然有必要,但如果過於注重數量對比,在筆者看來,並非理性,因為這些差異不是問題的實質所在,“三公”經費開支符合相應的標準更為重要。輿論不能誤導公眾用“數量少就是好的,數量多的多就壞的”標準。道理很簡單,各個部門職能不同,經費使用方向自然不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三,要聆聽“三公”經費公開中的公眾意見。面對質疑不可怕,對部門來説,要認識到這種質疑是善意的,既是對工作不足的一種提醒,也是對更好地公開“三公”經費的促進。因此,面對各種各樣的聲音,有關方面應認真聆聽和收集,做好整理和分析研判工作,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準備。如果説,聽到質疑聲,就喪失了繼續公開的勇氣,是第一種錯誤的話,那麼,面對質疑不知改進和努力的方向,更是錯上加錯。由此,我們要為政府部門積極回應民意,不再擠牙膏似地公佈鼓掌,也更期望能汲取民意後以更大誠意和努力做好“三公”經費公開工作。

  “三公”經費公開需要持續的努力,既要為點滴進步欣喜,也要作好打長期仗的準備工作。公眾了解、知道了這些“三公”經費資訊,才能判斷政府應該花多少錢做什麼,不應該花多少錢辦什麼。只有到了這樣的層次,質疑聲或許才可小下去。有一點是肯定的,“三公”經費公開是民主進步的體現,是政府與公眾之間良性溝通與互動的結果。(朱四倍)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