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經濟犯罪,為和諧社會保駕護航

時間:2012-07-23 11:09   來源:人民網

  自今年3月份起,公安部統一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嚴厲打擊經歷犯罪的“破案會戰”,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立經濟犯罪案件26.4萬起,破案18.9萬起,移送審查起訴犯罪嫌疑人14.3萬人。在短短數月之內,打出如此聲勢和成果,著實令人感到振奮。

  縱觀各地破獲的案件,經濟犯罪案件涉及制售假幣、洗錢、銀行卡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傳銷、非法證券期貨、假發票、合同詐騙、商業賄賂、假冒註冊商標、生産銷售偽劣産品、假藥劣藥、假農資、有毒有害食品等多個領域,這類犯罪案件,大都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一旦捲入其中,不僅將遭受巨大的經濟財産損失、對生命健康也構成威脅,特別是傳銷、非法集資、假農資、有毒食品等案件,一般涉及人員眾多,涉案金額巨大,案發同時常常引發大規模群體性事件,在個人承受巨大損失的同時,整個社會秩序與和諧穩定都面臨巨大的威脅。

  因此,對於這類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市場秩序和群眾利益的經濟犯罪行為,我們理應嚴厲打擊。這一方面是積極回應廣大群眾關切,切實維護群眾財産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公安部門只有完成了這一任務,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樹立威信和形象;另一方面,積極打擊經濟犯罪,也是積極應對國際國內複雜經濟形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陰影尚存,國內經濟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公安部門有責任和義務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駕護航。

  經濟犯罪日趨猖獗多發的現實也告訴我們,打擊經濟犯罪是一項艱巨的重任。從形形色色的經濟犯罪案件不難看出,這一犯罪具有隱蔽性強,涉及領域多的特點。一起案件,常常牽涉工商、質檢、農業、房地産、金融、財稅、證券、商貿、智慧財産權等多個領域和部門,協調難度大,形成合力並不容易。更何況,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當前的經濟犯罪還逐漸呈現出産業化、鏈條化、跨區域性等突出特點,深挖幕後難、摧毀網路難,利用網際網路等高科技手段進行犯罪活動的案件也日趨增多,這些都進一步加大了公安部門打擊的難度。

  面對這樣的情勢,更需各部門通力合作。此次破案會戰,公安機關擔當打擊主體的同時,地方黨委政府也積極配合,各方統一部署,統一收網,極大地提升了打擊的力度和效應。同時,公安部門也注重內功修煉,打造專業隊伍,提高科技水準,特別注重加強基層公安部門的基礎作用,解決了體制、機制、保障問題,在打擊犯罪的同時,也提升了隊伍的戰鬥力。

  打擊的同時,建立長效機制也是應有之義。破案會戰也好,專項治理也好,打擊經濟犯罪,固然可以收到效果,震懾犯罪分子。但要鞏固和加強成果,則需要是要警示社會,提醒民眾,提高其對經濟犯罪行為的警惕,達到以“打”促“防”的目的。(君建)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