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的“情況特殊”

時間:2012-06-21 15:10   來源:錢江晚報

  6月20日上午,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江西南昌縣政府副縣長錢潔,1971年1月出生,1985年1月參加工作,參加工作時只有14歲。對此,南昌縣委組織部稱,錢潔的情況比較“特殊”,錢潔1985年參加工作時14歲,15歲時參軍。大學學歷是參加工作後獲取的。

  其實,這種事不奇怪,這幾年我們看到和聽到的實在太多了,有些麻木。不過,一句“情況特殊”讓這個本來不特殊的事情變得異常特殊起來。怎麼特殊?為啥不解釋解釋呢?既然敢在政府網上公開領導的資訊,又有啥不能將14歲參加工作的原因解釋一下呢?

  “情況特殊”更像是一種矛盾心理的表現,受制于一些制度的規定以及公眾對知情權的追求,政府部門的資訊已經不能還像以往那樣不用公開了,以為內部通報就萬事大吉,這不現實。公開資訊,接受公眾監督是必須的,但習慣自己説了算,不習慣接受公眾監督的慣例,讓他們對待這種資訊公開,總是充滿顧慮。於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政府部門用來與民眾溝通的網站或者信箱,成了擺設,甚至有的任職公示竟然放在春節假期裏,這一切的做法無非都是在規避這種公開可能給他們內定的規則帶來的意外影響。這是一種掩蓋,儘管看起來很幼稚,但目的很單純,很直接。所以説,真正特殊的也許並不是這位女縣長的工作履歷,而是在這種資訊公開中,官方所持有的矛盾心態。

  説實話,公眾之所以習慣在官方的一些資訊中雞蛋挑骨頭,並不是因為公眾有多挑剔,而是官方在很多事情上,嘴上説的很坦蕩,但實際做法很不坦蕩。既然官方都知道這位副縣長14歲參加工作情況特殊,為什麼非要等到公眾質疑的時候,倉促回應,而不是在公開簡歷的時候一併公開呢?是他們沒想到如此小的年齡參加工作會讓公眾質疑?還是那句話,他們對這種公開示眾存在芥蒂,自願公開與被自願的心態自然是不一樣的,尤其還是帶著強制性的被自願公開,很容易把不特殊的情況弄得很特殊了。

  有句話叫“既然無法改變,不如坦然面對”。不光是政府部門的資訊公開,很多政務資訊,既然逃不了要公開的事實,倒不如坦蕩一些,按照公眾期待的路子完全公開,這樣雖然離自己的期望有些遠,但至少能夠贏得公眾的認可,也算有所收穫。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