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把關不嚴”背後的人事腐敗

時間:2012-05-24 10:10   來源:羊城晚報

  5月21日,記者從府谷縣委宣傳部獲悉,關於“府谷司法局正副局長學歷均造假”網帖一事,連日來,在榆林市委組織部督查組的全程督導下,調查組進行了認真取證核實,查明府谷縣司法局副局長劉利榮同志存在學歷造假,幹部考察組在考察過程中存在考察失實的情況,並按照有關規定對其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西部網5月22日)

  從一個初中都沒有畢業的司機,僅憑不斷地造假便能通過層層的組織審核,一躍而成為當地司法局副局長,這樣的官場奇跡幾乎已經突破了人類的想像。這一瞬間,什麼蘿蔔招聘量身定做,什麼湘潭神女湘潭神父,頓時顯得那麼的幼稚而可笑。

  從網帖曝出“府谷司法局正副局長學歷造假”一事,到當地政府宣佈處理決定,僅僅用了短短幾天時間。其中包括,查閱劉利榮本人檔案、查看會議記錄、個別談話、調閱原始文件、到相關院校調查取證,並與劉利榮本人談話核實,整個調查過程嚴謹而神速。然而這也恰恰反證出這起違規用人事件的離奇與荒謬:如此輕易就被識破的低級造假行為,何以長期以來竟無人發現?這究竟是因為我們的組織工作形同虛設,還是另有不可為外人道的隱情?

  當地政府對於這起事件的定性是,劉利榮本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進行學歷造假,故意欺瞞組織”,幹部考察組在考察過程中存在“考察失實、把關不嚴”的情況。劉利榮故意欺瞞組織不假,但組織怎麼就那麼容易被“欺瞞”呢?如果“考察失實、把關不嚴”的説法成立,那麼可以想像,這樣的陞官捷徑必然會被廣泛複製,不知多少不學無術之徒花幾塊錢買幾張假證就混進了公務員隊伍,府谷官場豈不早已成了任人上下的公共汽車?

  在我們的官場現實中,領導的司機後來成為領導的,並不罕見,但像劉利榮這樣沒有任何過渡就直接由一名領導司機搖身一變成為司法局副局長的例子,則是聞所未聞。學歷當然並不能完全代表能力,但劉利榮初中未畢業就去當了兵,退役後就一直為領導開車,顯然沒有多少時間去學習,如果他都能在司法局副局長這個對專業素質和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崗位上工作兩年多之久,而無人覺得異常,那麼我們只能解釋為,府谷縣司法局副局長是個誰都能幹的位子。不容忽視的一個細節是,劉利榮在2010年突然成為司法局副局長之後,在當地成為笑談。這樣一封“舉報信”,要説當地政府絲毫沒有耳聞,恐怕誰也不會相信。

  據媒體調查證實,劉利榮家裏有煤礦背景,其父是府谷縣知名的煤炭企業家,資産過億。他的陞官奇跡與其父有沒有必然的聯繫?當初究竟是誰提拔了劉利榮,組織程式是怎麼樣的,參與者都有誰,都必須要查個水落石出,否則,難保不會繼續出現張利榮、李利榮。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