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招商數字中的城市該醒醒了

時間:2012-03-30 10:46   來源:工人日報

  據3月28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從2011年7月出臺“雷人”招商政策開始,山西省長治市即進入“瘋狂”的招商時代。對此,當地官員信心滿滿,認為“到2016年,長治的經濟總量就能超過太原”;而在百姓眼裏,一年引資接近4275億元、GDP增幅15%等漂亮的成績單掩蓋的,不過是一場政府與投資商合謀的“圈地盛筵”。

  “外地車輛進入長治市發生輕度違章,只糾錯,不罰款”,“外地客商來長治投資,由於當地人文環境、政策環境、法律環境等因素造成虧損,一律由當地政府包賠”……透過這些規定,即可見長治招商力度之大、讓步之驚人。用“瘋狂”來形容,並不過分。然而,面對類似“過山車”一樣高速發展的地方經濟,當地官員與百姓的感覺為什麼會不一致呢?

  首先,從招商引資的成績單,到地方經濟實實在在的發展,還有一段距離。在這個過程中,百姓確實可能存在官員所指責的短視情形,也不大可能從全局的高度來看問題,不過,地方經濟的發展若不能讓百姓切實感覺得到,並從中獲得個體發展的機會,這樣的發展應該説仍然是有問題的。有關部門不該動輒指責百姓,而應該注重招商引資的品質。

  從官方披露的數字看,2011年長治招商引資簽約項目349個,總投資4275億元,擬引資3511億元,引資簽約總量全省第一。數字確實漂亮、喜人,但喜人的數字一旦與遍佈全市的産業園區聯繫起來,公眾難免産生荒誕之感。在記者走訪的7家工業園中,動輒數百畝的“工業園區”圍墻內,幾乎都是黃土成堆。難道那些龐大的引資數目,都體現在圈地上了嗎?

  其次,無視正常程式的發展有隱患。與瘋狂的圈地比起來,前述的幾條“雷人”政策倒顯平常。在一票否決的高壓之下,在官帽去留的取捨之間,政府官員為了招商自然會絞盡腦汁,甚至不惜出讓原本不該出讓的利益。以土地為例,當地為了留住臺灣富士康這個“大財神”,一舉劃了600畝土地,“一切手續,兩個月內就能辦齊”。如此“一路綠燈”、“特事特辦”的高效背後,其實是正常程式的被忽視,以及監管的形同虛設。

  土地資源總歸是有限的,現在的“大手筆”很可能會成為將來的“緊箍咒”;一時的跨越式發展,也註定是不可持續的透支行為。官員大大方方地拿走農民的土地,長此以往,農民如何維繫生計?那些圈了多年土地、荒草滿眼的“工業園區”,又能提供什麼樣的工作機會?

  發展當然是“硬道理”,需要戮力而為。而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徑,以何種思路推動發展,顯然更為重要。那種以透支資源換取發展速度的做法,事實證明是不可持續的,也很難惠澤民眾。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