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為何喜愛“為人民服務的機會”

時間:2012-06-04 10: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日前就當今社會現象表示:“一個國家精神的衰敗和一個國家文化的衰弱,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臉皮變厚,沒有羞恥感,甚至把羞恥都當成一種套話來説。”楊校長説,一個買官者的話曾讓他大吃一驚:“我無非是想買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會。”

  “為人民服務”的概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來看,不管是當官的經商的還是敲打鍵盤寫小文章的,但凡勞動者都是在為人民服務。而從狹義來説,“為人民服務”則特指那些“人民公僕”。説白了,也就是某人想要花錢買的那個所謂的“官”了。

  “為人民服務的機會”竟然需要花錢買,也堪稱千古奇聞了。當然,在那萬惡的舊社會,賣官鬻爵也是極其瘋狂的。只不過那時候信奉的是“千里來做官,為的吃和穿”,當官的頂多也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地打出個“父母官”的幌子,還沒有弄出“公僕”這樣聽著就叫人熱淚盈眶的高帽戴戴。而眼下,一個是“買官”,一個是“買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兩相對比,高下立判。可見,理論的“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是多麼的重要啊。

  楊校長沒有點買官者的尊姓大名,也沒有説明該同志想買的是哪把交椅,更沒有給出這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會”的價錢。跟以前的賣官鬻爵相比,“買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巧妙多了。以前,賣官鬻爵是明碼標價、公開進行,這樣做雖然一手交錢、一手交“官”,公平合理、童叟無欺,但副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交易在陽光底下進行,議價的空間就小多了,不利於挖潛增效;另一方面,公開賣官鬻爵極大地影響了各級領導的光輝形象,讓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産生了“無官不貪”的糊塗認識。現在好了,一切都是暗箱操作,“攜錢潛入夜、買(賣)官細無聲”,交易私下達成,對外則有一整套嚴謹細緻的“組織程式”作掩護,認認真真搞形式、扎紮實實走過場,可謂是天衣無縫、前無古人了。

  不過,不管是“買官”還是“買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只是説法的轉換,並無本質的不同。都是花錢買公權力,都是做買賣。既然是做買賣,當然要講究成本利潤核算。於是乎,“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便有了“價值”,經營得當甚至可以“先富起來”了。跟劉青山、張子善的時代比起來,現在“為人民服務的機會”的含金量也與日俱增了。從媒體披露的貪腐案件來看,現如今“貪幾十萬剛起步,幾百萬馬馬虎虎,千萬算小富,過億也不止步”。

  “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值多少錢?咱既沒有買過,更沒有賣過,咋會知道哩。或許,這也跟其他商品一樣,根據不同的品質和用途,價格也千差萬別吧。這年頭,願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幣服務”中去的“公僕”是越來越多了。重慶某縣衛生局原副局長因受賄一審被判刑3年緩刑3年。庭審中,他作陳述時求法官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聲稱“我還想為人民群眾服務”。面對如此“心繫人民群眾”的貪官,在下反倒生出了一點疑問:他的“為人民服務的機會”是不是花錢買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