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怒斥不該是解決問題的常態

時間:2012-03-30 10:46   來源:工人日報

  廣東東莞松木山水庫出現大面積死魚現象,水廠第一時間給出的解釋是“跟回南天有關”。據3月28日《羊城晚報》報道,在3月27日舉行的全市環保工作會議上,東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國英痛斥這種“天氣説”是在“放狗屁”,並直言自己經常去明察暗訪,發現不少污染源都在偷排污水。

  領導發飆了,部門重視了,敷衍的人反省了,問題解決了——所謂皆大歡喜,不外如此。但讀完這則簡單的報道,相信很多人憂慮大於欣喜。比如,面對城市水源供給湖泊死魚現象,如果主管領導反應遲鈍,或者是處事溫吞,偷偷排污的問題還會存在多久?如果排污的問題被延緩發現,水源被大面積污染,水體品質下降,會不會對市民健康造成危害?

  幸虧相關領導經常明察暗訪,發現了問題;幸虧領導是個急性子,督促環保、監察等部門及時介入;幸虧水廠水源地得到了更換,轄區居民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是,民眾的健康決不能兒戲,一些常態問題也不能等到領導怒斥才得到重視。

  面對水源地排污,明察暗訪的相關領導都看到了,環保、監察等部門“不可能看不到”。但是,為什麼這些部門熟視無睹呢?一方面,我們當然可以説,這是相關責任人的失職和瀆職,另一方面也説明,對一些領域的一些問題,仍未建立起細緻而嚴苛的監管機制。

  一些人在潛意識裏,都冀盼著雷厲風行、兩袖清風的官員的出現,因為有了更多這樣的官員,常態問題的解決才會不打折扣,才能足夠順暢。殊不知,在完善的社會管理系統中,廉潔、高效等應該是對官員群體素質的基本要求——至少,對常態問題的解決,行政管理職能的區分、責任的歸屬、銜接的流暢,應該是明確而具體的,不能等到主管官員怒斥後,才可能擺脫謊言、敷衍、遲鈍與麻木。

  我們當然樂見有更多的官員在具體工作中,既有經常明察暗訪的細緻入微,又有怒斥問題的雷厲風行。但我們更期盼著制度建設的嚴苛與縝密——即便主管官員不發怒罵人,不痛心疾首,歷經正常的反饋和處理機制,各種常態問題也能得到迅捷而有效的解決。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