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粗口“國稅爺”後更要消除公眾疑慮

時間:2011-08-31 13:50   來源:人民網

  西安國家稅務局車購稅分局政務公開宣傳欄第七條明確規定:不怠慢、訓斥納稅人,不與納稅人爭辯。

  【新聞】8月24日,西安國家稅務局車購稅分局一位工作人員,對前來辦理相關手續和繳稅的市民馬先生態度極其惡劣,大庭廣眾之下連爆粗口,稱自己是爺。這一幕被網友拍下來後在網上熱傳。8月29日,西安國家稅務局車購稅分局對這位爆粗口的工作人員楊江做出處理,責令待崗,扣發績效工資一年。但對於楊江平時工作中的表現和身份只字不提。

  【點評】倘若沒有網友的“實拍國稅員工辱罵納稅人”視頻網上熱傳,我們很難想像這位“國稅爺”的處理會這麼及時。這種想像並非無緣由,因為當記者請求查看當時的監控時,工作人員稱,“監控當時壞掉了,沒能錄下當時的情況”。我們的攝像頭,在關鍵時刻又一次失靈了!

  對於此事,我們可不必糾結于失靈的攝像頭。但涉事稅務部門對這位“國稅爺”平時工作中的表現和身份只字不提,卻又不免讓我們糾結。

  據陜西廣播電視臺《都市熱線》報道,視頻在網上熱傳後,有知情者透露,這位爆粗口的國稅員工以前和他是同事,都在交通局上班,後來調到了工商局,接著又調到了現在上班的國稅局。知情者透露,他是官二代,父親以前是西安市稅務局局長,後來又當了省稅務局局長,他這種態度可能是長時間養成的。這位所謂的“知情者”的資訊或許與事實有所出入,但經媒體報道後,這又是有關部門不得不面對的輿論焦點。

  楊是不是經歷了交通局、工商局、國稅局的調動?是的話,又能如何這麼頻繁的跨部門調動?其平時在工作崗位的表現如何?這一連串履歷資訊和工作資訊,對普通公職人員來説並不是什麼隱私與機密。以積極公開的態度回應公眾關切質疑,滿足公眾對公職人員相關情況的知情權,應當不成問題。至於楊江是不是“官二代”,其父親到底是做什麼的?這或許會涉及個人隱私,不便公開答覆;但如果其崗位獲取與父輩權力有密切關係,涉及用人不正之風等問題,公眾則有權利知道真相。

  責令待崗,扣發績效工資一年,只是處理粗口“國稅爺”的第一步。厘清公職人員隱私權邊界,解答未競之問以消除公眾疑慮,比簡單的處理一個當事者要有意義得多。既然車購稅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待深入調查後,再做進一步處理”,那公眾就拭目以待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