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三公”經費像名酒股價一樣大跌

時間:2012-03-29 09:54   來源:新京報

  名酒股價大跌只是回歸市場價值的開始,禁止公款消費高檔白酒,削減“三公”經費,需要制度的跟進。名酒沒有了公款的支撐,其股價才能擺脫這種因“一句話”而導致的大跌,也才能體現企業的真正價值。

  在26日國務院召開的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溫家寶指出,今年要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繼續實行零增長,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消息一齣,27日兩大名酒貴州茅臺、五糧液分別下跌6.37%和6.5%。其中貴州茅臺狂瀉6.37%,市值一天就蒸發了142億元。昨日,白酒板塊繼續下跌。

  資本市場對各類政策信號反應最敏感。總理的“一句話”就讓茅臺、五糧液等酒企股價大跌,頗為耐人尋味。高端白酒企業的股價,在一定意義上已經成為政府遏制“公款消費”努力程度的風向標。

  近來,資本市場對禁止公款消費高檔白酒的言論,非常敏感。1月份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多位人大代表建議公款消費不準喝茅臺酒,貴州茅臺就應聲大跌5.98%。而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公款消費茅臺再次成為代表、委員的靶標,貴州茅臺股價也曾出現過波動。

  這些現象絕非偶然。現在,公務接待上茅臺、五糧液等高檔白酒,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其直接顯示出被接待者的尊貴和接待方的“誠意”。公款作為國內高檔白酒消費的生力軍,已經是眾所週知的秘密。

  前段時間,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就説,如果不是公款消費,茅臺價格不會這麼高。而據《雲南資訊報》報道,貴陽一個區每年就要消費300箱茅臺,近400萬元。這只是一個區,而在中國有多少這樣的區縣,有多少比區縣更加財大氣粗的機關與國企?

  公款消費成為名酒價格“飛天”的幕後推手,也造就了這些酒企堅挺的股價,在金融風暴中笑傲“群熊”。這兩日即便是在大跌之後,貴州茅臺每股價格仍然在200元以上。這樣的股價固然難以媲美谷歌、蘋果等“仙股”,卻也仍然讓微軟、英特爾、花旗銀行等世界知名公司稍遜風騷。

  茅臺等酒企憑什麼這麼牛?這當然不是中國經濟的驕傲,也不是這些酒企具有世界級的市場競爭力,而是因為,存在著一個公款消費的“大客戶”,而且,公款消費茅臺等高檔白酒很難得到遏制。

  所以説,溫總理禁止公款消費高檔白酒的表態非常必要。資本市場迅速做出反應,也是可預期的選擇。而接下來的問題還是,如何禁止各級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消費高檔白酒。

  對此,媒體曾經多次呼籲,將茅臺等高檔白酒列入政府採購嚴格禁止的奢侈品名單,也建議有關方面繼續完善、制定更加具體的公務接待規範。這不但要大幅壓縮公務接待的範圍,而且應該將公務接待的花費做出具體規定,並制定相應的罰則。

  當然,這仍然需要繼續推進“三公”經費公開,創造條件讓民眾監督公款消費。如果,整體預算公開推進仍然有難度的話,那麼,不妨先在公務接待領域進行試點公開,讓民眾看到,每一次公務接待中,究竟有沒有消費高檔酒。

  現在,茅臺、五糧液們股價大跌只是回歸市場價值的開始。禁止公款消費高檔白酒,需要制度的跟進。只有“三公”經費回歸合理,名酒沒有了公款的支撐,其股價才能擺脫這種因“一句話”而導致的大跌,也才能體現企業的真正價值。

  也期待茅臺、五糧液這些酒品牌能夠在“擺脫”公款消費之後回歸“常識”,走上健康良性的發展之路,成為真正受人尊敬的民族品牌。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