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公款購煙酒禮品應出臺細則

時間:2012-03-29 08:12   來源:新民晚報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腐敗,溫家寶總理在日前國務院召開的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指出,腐敗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政權的性質就可能改變,就會“人亡政息”,要求“三公”經費今年繼續實行零增長,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等。 

  從溫總理的講話中,公眾看到了中央政府治理腐敗的態度,也看到了希望。腐敗之害,不僅侵害廣大民眾切身權益,還將傷害到下一代生存的環境及國家的未來,必須及時遏制。 

  但中央治理腐敗、控制“三公”消費的精神和舉措,如何落實到地方和基層、保證執行力,是當下最緊要的問題。對三公消費,要監管好,有如溫總理講到的,需要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監督。這是總原則,但還要出臺執行細則。比如,禁止公款購買香煙,但購煙人開發票時開“辦公用品”怎麼辦?高檔酒什麼價位才算高檔?禮品是完全不能買,還是限制購資數額?用車、用餐等等,都如何具體約束?顯然,如果不能出臺配套細則,相關精神很難落到實處,産生效力。 

  有了細則,就有了參照,有了約束。像在美國,一名公務人員一次公款消費不得超過10美元,一年“吃請”總額不得超過50美元,否則就是違法的。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習慣了自己埋單的美國官員在中國吃請時,看著一桌菜,心底為什麼會發虛:AA制,這要花我多少錢? 

  無論是誰,花自己的錢都會心疼。三公消費之所以氾濫,關鍵就在兩點,一是錢花了能報銷;二是錢花了沒人管。這兩點,都因為賬是一筆“糊塗賬”。 

  所以,當下的關鍵,是要把賬目理清楚,公佈出來,讓社會監督。政府預算科目分為“類、款、項、目”四級,以前預算僅公開到“款”和“項”,老百姓怎知這錢是零花了還是整花了。把賬目公開到“目”,讓老百姓一目了然,才更有針對性,也才能落實監督。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監督政府,各地有各地的實際,採取什麼形式、用什麼辦法讓公眾參與監督,這是各級政府要重視並解決的問題。 

  中央反腐是有決心的,但要在群眾中樹立信心,關鍵還看執行力。否則,如果所定細則不切實際,影響到政策執行的效力,政策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就要大打折扣。換句話説,如果公眾不能切切實實地看到有級別不低的官員因為三公消費觸到了“紅線”受到了處罰,就很難有真正的熱情參與到反腐工作中來。去年7月,德國女衛生部長烏拉施密特就因公車私用,被民眾批得體無完膚;數年前,德國前央行行長威爾特克帶著老婆孩子住超豪華酒店,4天花掉7661歐元,經媒體披露轟動全國,不得不離開年薪35萬歐元的德國央行行長之職……公眾期待看到類似的動靜。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