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時機 攻堅克難

時間:2012-03-22 08:37   來源:人民網

  在今天的中國,關於改革的話題總能引起熱議。30多年的改革開放,讓全體人民切實分享了巨大益處,也讓中國的發展跨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改革”二字總能點燃激情、獲得關注、觸動思考的重要原因。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從不同層面劃定了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明晰了推進改革的關鍵環節,確立了下一步改革的重點任務。當改革進入攻堅克難的深水區,要形成各種因素最優配比、找到改革發展最優路徑,尤需科學研判改革棋局、正確判斷改革形勢。

  30多年改革開放,成就了社會主義中國前所未有的輝煌,讓一個13億人口的後發農業大國,昂首步入現代化。在國際風雲幾處寂寥幾處衰落中,破浪前行的“中國航船”賦予一種嶄新社會制度光榮與信心。

  經過30多年風雲激蕩,改革所處的歷史環境、動力機制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於改革,也存在一些不同認識。只有全面、辯證地看待改革,才能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凝聚起寶貴的社會共識。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堅持以改革為動力,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新的偉大成就。近十年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以稅費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重點的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大型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股權分置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利率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現代金融體系逐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改革邁出重大步伐;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各種民生難題不斷破解……這些改革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打開歷史視野,定位現實坐標,中國從未停止改革的步伐。近十年來,一項項重大改革措施不斷推出,覆蓋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經濟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不斷煥發;政治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民主法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人民當家作主權利得到更好保障;文化體制改革步伐加快,文化事業生機盎然,文化産業空前繁榮;社會體制改革不斷加強,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改革全面推進。這一切,既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惠及億萬人民群眾。

  如果沒有持之以恒地攻堅克難,就沒有醫療保險全覆蓋、義務教育學雜費全免除,就不會有億萬群眾“民生黃金時代”的深切感受;如果沒有大刀闊斧的昂然奮進,就沒有經濟增長年均10%、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城鎮化率超過50%,就不會有“中國號”巨輪舉世矚目的進步。

  這是我們研判改革形勢的基本前提。外國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發展如此迅速、各方面都在快速變化的國家,它的國民仍然有著強烈的改革意識,不斷重申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之所以成為這個東方大國的主旋律,源於中國現代化的自身邏輯。

  小平同志説過,世界上的事物是變化多端的,社會是越發展越複雜。改革也不例外。時至今日,中國社會的發展已經步入一個新的階段。許多過去被高增長掩蓋的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如何解決我們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如何讓改革成果由更多人共用、更多人受益,如何破除阻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檢驗著我們黨的執政能力”。這是胡錦濤同志一再要求“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現實背景。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牢記改革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也要求改革的設計必須更加到位,改革的方向必須更加科學,改革的措施必須更加協調。

  今日之中國,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面對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面對“世所罕見”的複雜局面,深化改革總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考量。面對這樣的改革形勢,既需清醒堅定的政治勇氣,也要統籌兼顧的政治智慧;既需珍惜發展進程中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改革成績,也當正視深刻轉型中積累的不容忽視的改革問題。我們堅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開拓前進,就一定能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局面。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