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開啟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工程”

時間:2014-03-03 23:07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導讀:再出發的改革元年,必然與過去的改革有著重大區別。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全國人大和中國實行協商民主重要載體的全國政協,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起到越來越突出的作用。今年“兩會”確實值得期待,“兩會”開啟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將是中國改革的再出發,也將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再出發。

  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於今天開幕,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也即將召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今年尤其值得期待。今年全國“兩會”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的首次“兩會”。全會《決定》描繪的全面深化改革藍圖,將在本次會議期間上升為國家意志和政府決策。2014年,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歷史地位,也將在今年“兩會”正式奠定。

  全國政協有關負責人近日介紹,今年政協大會就改進會風制定了十八條規定,其中包括小組會場不擺放花草綠植、不鋪設迎賓地毯,會議工作機構和與會人員不贈送、不接受紀念品、土特産品等。摒棄華而不實的繁文縟節,讓“兩會”回歸簡樸務實。改進會風,將為今年的“兩會”贏得“面子”,而公眾對“兩會”的“裏子”,則更為期待。

  全面深化改革,必將是今年全國“兩會”的核心主題詞。中國在經歷30多年的改革後,2014年,再次出發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這個“元年”既展示了充滿希望的未來,也反映出嚴峻的現實。目前,我國進入到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經濟將從高速換擋到中高速發展。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同時,結構調整更顯得刻不容緩,否則無法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初期,中國所有經濟刺激計劃的負面效果,現在還處於消化期,金融、地産等支柱型行業因此面臨結構性風險。在經濟發展進入增速放緩新時期的同時,我國還面臨産能過剩、生態環境惡化、社會公平失衡等一系列問題的考驗。這些問題、困難是社會發展的壓力,也是深化改革的動力。公眾期待全面深化改革在今年“兩會”上再度起跑,期待政府部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進改革,通過改革激發經濟活力,通過經濟發展不斷改善民生。

  如何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藍圖,無疑將是今年會議的焦點。去年底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提出了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涉及15個領域、330多項較大的改革舉措。落實這些改革舉措,必將深刻改變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面貌。今年“兩會”就要為如何落實改革,給出進一步的答案。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來自權威媒體的網路民意調查顯示,在“兩會”熱點調查中,“社會保障”已經連續四年位居榜首,且投票的網民逐年增多。其他關注熱點依次是反腐倡廉、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幹部作風、環境保護等。對比網路民意調查顯示的熱點和全面深化改革藍圖涉及的領域,可以發現,民意訴求和改革藍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是對中國改革再出發的一次總部署,也是對一系列民意期待的總回應。民意訴求與改革藍圖高度一致性的取得並非偶然,這些共識也將為今年“兩會”的成功召開,為全面改革舉措的落實奠定基礎。

  再出發的改革元年,必然與過去的改革有著重大區別。過去是要打破計劃經濟的束縛,現在則更需要建立一個相對穩定完善的國家治理體系。“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的共識,決定了在改革過程中相關立法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這種改革共識也意味著,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全國人大和中國實行協商民主重要載體的全國政協,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起到越來越突出的作用。今年“兩會”確實值得期待,“兩會”開啟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將是中國改革的再出發,也將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再出發。(樊大彧)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