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暴恐行徑,我們該做些什麼?

時間:2014-03-03 23: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導讀:昆明“301”事件事發現場證據表明,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勢力一手策劃組織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據雲南省衛生廳報告,截至3月2日5時,事件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傷。目前,案件偵破工作正在緊張進行。受傷群眾已分別被安置在多家醫院,各級醫療部門已調集精幹力量,全力救治傷員。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就做好事件處置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以人民的名義嚴打恐怖行為

  昆明火車站的恐暴罪行,再次讓我們看到了恐怖主義的兇殘、邪惡、血腥的真面目,以及他們反人類、反社會、反人性的本質。暴力恐怖,法無可赦;傷害無辜,天理難容。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民族,無論基於何種理由與訴求,都不能將暴力和血腥作為表達方式,恐怖分子借全國“兩會”召開的重要時點,用平民的鮮血,企圖製造恐怖與混亂,破壞國家的安定與團結,只會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必將受到嚴厲的打擊和制裁。

  沒有比人的生命更為重大的利益,保護平民的生命安全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看到,近年來,以“三股勢力”為代表的分裂勢力,他們的手段越來“基地化”、“殘忍化”,從衝擊政府公共機構,到對平民大開殺戒釀成慘案,從傳統的新疆本地,到向北京、昆明等地延伸,恐怖主義呈現出了新的變化。還應看到,國際國內恐怖主義的內外勾結與滲透,使中國面臨的恐怖主義日益國際化和複雜化。因而可以説,中國的反恐戰場也是國際反恐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應看到,由於恐怖主義的這種新的變化,對於現行的反恐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如何面對“恐怖主義就在身邊”的狀況,需要全社會每個人的共同參與。

  昆明火車站的恐暴罪行,不得不使我們重新評估恐怖主義的危害,並把反恐納入國家安全的戰略層面。必須以人民的名義對恐怖主義給予最嚴厲的打擊,不僅要對實施暴行的犯罪分子給予最嚴厲的打擊,對其同夥、組織也要迅速追查,一網打盡,以高效快速的處置和應對,讓恐怖主義者看到我們不僅有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和勇氣,更有應對一切挑戰的能力。也因此昭示我們有能力、有信心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維護國家穩定團結,並以此向境內外的恐怖主義者,向支援恐怖行徑的國家,表明我們最鮮明的態度。

  恐怖主義者必須意識到,人類社會終將是朝著正義、陽光的路徑前行著,黑暗與恐怖嚇不倒任何人,只會讓人們更加珍惜和平與安定,並因此激發同仇敵愾的決心與信心。要相信,有了全社會共同利益一致下的參與,有了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恐怖主義者必將也必須受到最嚴厲的打擊,恐怖行為也必將如過街之鼠而無處遁形,讓我們的國家與人民在與恐怖主義的鬥爭中,變得更加堅硬如鋼。堂吉偉德(四川 職員)

  升級反恐體系需要通力合作

  喪盡天良的行為,滅絕人性的手段,殘忍血腥的暴行。這夥統一著裝、整齊劃一的蒙面暴徒,突然衝向火車站,向手無寸鐵的無辜生命進行血腥荼毒……瞬間29個生命驟然消逝,上百個家庭為之慟哭。而且,那十多把滴血的長刀,砍向弱者,包括老人、婦女和孩子。用屠殺無辜平民的方式來發泄“異見”,使出如此遠離人性的暴行,已非簡單的暴徒,而是對人類共同道德倫理底線的踐踏,是對整個人類社會情感的巨大傷害,是徹頭徹尾的恐怖分子。

  當一群平民正在火車站急急為生計奔波時,他們無法獲知突降的災難。恐怖分子正是瞅準這一機會,就是為了製造所謂的“轟動效應”。如此驚天大案,給國人帶來的震驚巨大。較之於以前發生的幾起報復社會泄私憤的公交車縱火案來説,這起暴力恐怖事件,帶給我們的反思尤為深刻——那就是,必須繃緊全社會合力反恐的安全神經,必須全面升級我們的反恐防範體系。因為反恐沒有片刻的時間鬆懈,反恐不能留有一絲暴徒可趁的縫隙。

  升級反恐體系,不是一句空話,更不能坐等“指示”,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需要反恐資訊共用,並窮盡所有的反恐資源和智慧,以最大限度地防範恐怖襲擊事件的再度發生。我們雖然不願看到這種暴行再行滲透,但我們必須從悲痛中搜尋防範之策,必須加強防範、有備無患。當前,最為緊迫的是儘快破案,追查溯源並斬草除根。“狼來了”這句話,不僅是用來喊的,而是用來震驚夢中人的。尤其是根據反恐新形勢,儘快構建公共場所的安保體系,已迫在眉睫。周明華(四川 編輯)

  銘記慘案中的那些守望相助

  昆明“301”暴恐慘案,給百姓的生命財産安全造成了極大損失。暴恐分子喪盡天良,慘無人道地襲擊手無寸鐵的無辜群眾,充分暴露了其反人類、反社會的本性,挑戰著人類文明的底線。但血案發生後,在危難關頭,我們更見到了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們守望相助、抵抗暴恐、見義勇為的血性溫情和人類良知,在悲痛之餘令人感動。

  據倖存者杞文和説,一男和一蒙面女子追趕他,最近時不足五米。廣場上一個手機店老闆收留了他和十多名乘客,並將店門反鎖。杞文和説,他和朋友拎著滅火器準備拼命。隔著玻璃門,兩暴徒用刀指著人群,隨後離開。

  誰説我們的社會已經冷漠得令人失望?誰説人與人之間已經毫無溫情可言?在危難關頭,在生死存亡一線之際,面對突發的暴恐慘案,面對血腥的砍戮,素不相識的人們,那些正義的人們,人性的光芒是那麼燦爛——不論是昆明火車站附近郵局的職工,還是附近的一些店家,在危難之際,他們不是明哲保身、自顧性命、緊閉大門,而是及時敞開大門救助、接納那些已經驚恐失措的人們,見義勇為,成為血案裏人們一個個安全的避難所,顯然也減少了這起暴恐慘案裏百姓生命財産的損失。不堪想像,如果當時不是有了一個個相對安全的避難所,如果當時人們不是相互救助、勇敢自救,還得有多少群眾倒在屠刀之下?

  事實證明,在無數次的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面前,中華民族的人性光芒總是那麼閃亮,炎黃子孫的守望相助總是那麼感人!這不僅僅是人性的取向,更是流淌在每一個正義和有良知的人們鮮血裏的樸素基因。而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守望相助的故事總是令人感懷!因此,在最強烈譴責喪盡天良、慘無人道的暴恐慘案的同時,在嚴厲打擊、懲處暴恐勢力的同時,請銘記昆明突發慘案中的那些守望相助、見義勇為的感人事跡,對於那些見義勇為、挽救百姓生命于危難之際的可敬英雄,還應給予必要的表彰和獎勵——使正義和正氣,始終成為這個社會最可貴的品質和信仰!吳杭民(浙江 職員)

  精心救治善後不可少

  回顧一下此次昆明暴恐事件的發生過程尤其是其中許多慘不忍睹的暴虐情節,不難發現,除了殘忍的身體傷害,大量受害者在整個事件中所受到的心理衝擊、精神刺激同樣非常巨大、極為逼仄。這突出表現在,許多受害者不僅置身於暴徒瘋狂“見人就砍”的驚恐場面,而且親眼目睹了自己親人的被害,如有兒子目睹母親被害、女兒目睹父親被害、妻子目睹丈夫被害……

  這樣的心理損害、精神創痛,顯然同樣需要精心療救善後。——通過專業人員的及時心理干預、疏導,幫助他們平撫精神創傷、儘快從巨大心理陰霾中走出來。心理學常識告訴我們,與救治身體生理傷害一樣,對於這種因突發事件造成的心理精神傷痛,同樣也要遵循普遍“急救”原則——在第一時間及時進行干預、越早救治效果越好,否則,不僅干預治療的難度會大大增加,完全康復的可能性也會大大減小,甚至會留下伴隨終生的心理後遺症。

  而在暴恐事件的特殊背景下,這種心理救援善後的社會價值和意義,顯然又並不止于那些直接的事件受害者及其家屬本身,對於整個社會情緒、心理的平撫,同樣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要知道,那些暴恐分子之所以選擇在人員密集場合對無辜群眾下手,這種驚恐的心理衝擊,正是其所追求的社會效果。

  對於嚴重暴恐事件,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可以置身事外的旁觀者,同樣也應對自己有所心理干預,在對暴恐事件表達譴責、憤慨的同時,也要保持心理上應有的鎮定、冷靜、理性和克制,不輕易被暴恐分子製造的驚恐氛圍所裹挾、迷惑,而這勢必有利於我們不僅在行動上而且也在心理道義上將暴恐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更好地積聚、傳播彰顯社會正義和人間正道的反恐正能量。張貴峰(湖北 職員)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