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誕摔童案始讓“捂”成為不可能

時間:2013-08-20 13:40   來源:長江日報

  原標題:讓“捂”成為不可能

  7月18日,河南林州民警郭增喜酒後重摔女嬰,當事人除被關禁閉15天外,沒受到任何進一步追究。時隔一個月,事情終於還是被曝光。

  消息一齣,輿論場一片譁然。駭然、震驚、憤怒,一切極端的情緒性字眼都無法完全概括公眾的感受。就在不久前,全國輿論才剛剛經歷了北京摔童事件的衝擊。而事實上,林州摔童事件的發生時間甚至早于北京摔童事件。

  很多人拿兩起事件作對比,相似的暴戾、無情。實際上,這樣的對比遠不足以説明林州摔童事件的惡劣程度。

  幾個國家工作人員借著酒勁打賭,對象竟然是路人手中的嬰兒,篤定是硅膠玩具的一個抓過家長手中的嬰兒就往下摔,以證明自己的判斷。整個過程視生命如兒戲,根本就是赤裸裸的野蠻。這樣的行為,非但不能用“醉酒”輕易帶過,甚至有必要追究郭增喜的同伴,為什麼沒有當即制止郭的魯莽行為。其荒誕冷血、無端無由,比北京摔童事件、城管暴力執法惡劣得多。

  可恰是面對這樣一個粗魯野蠻的行為、無可辯駁的事實,當地相關部門作出了異乎尋常的反應。過去的一個月裏,對郭增喜的處罰,僅僅是具有內部處分意義的“禁閉”。不過,有關如何掩蓋實情、化解矛盾的工作,他們卻做了不少。無論是數位知情者口中的,郭通過林州市公安局一位領導做中間人,與李青峰達成的幾十萬元的賠償免責協議,還是報道記者口中的,36個林州方面的説情電話。即使是媒體認同的曝光轉捩點——當地人大主任翟建周在人大常務會議上痛批,也不能忽視,直到事件見諸報端前,來自林州權力系統內最公開、直接、強烈的反應,只是一句情感意義高於實質意義的“這太不像話了,太不像話了”。

  出了問題,為什麼不是想著怎麼依照法律和正常程式辦事,而是竭盡全力捂住、遮住,防止外界知曉?類似的追問被不斷地發出。而這種追問,我們已經在太多其他事件中看過。寄希望於權力的自我清潔,在是與非、黑與白、正義與非正義之間,以法律、道德標準為界,作出恰當的判斷,有效完成切割,但又時常事與願違。

  退一步,理性地看,權力會自我良善的想法本身就過於理想化。任何地方、任何政府,只要不受外界施壓,沒有被追究責任的風險,即天然地會有護短心態。所謂官官相衛、系統性包庇的醜聞,不光是國內才有。一如“撒謊對自己有利的時候,為什麼要説實話”似的樸素邏輯,一級政府、一個部門機構,出了事情試圖“補漏”,看到有可捂之機,為什麼不去捂?

  現在,經由媒體曝光,林州整個權力系統對摔童事件的反應全面大反轉,不僅成立聯合調查組、對郭增喜刑事拘留,也對林州公安局長、政委、副書記三名主要領導作出停職處理。從這個層面來看,媒體是當地政府的一個有效壓力源,而包括眼前林州警方口頭配合採訪實際婉拒的做法,以及前期人大官員向媒體爆料,都是一種側面印證。令人遺憾的是,恰恰又是僅有外地媒體才能給這個系統施壓,才讓事情能夠在曝光前被“成功”地捂了一個月。

  林州地方不大,摔童這樣的罕事,肯定傳得沸沸颺颺。縱然沒到盡人皆知的程度,當街摔童,很多人都看見了。然而,這麼多的目擊證人卻沒能給當地政府帶來壓力。孩子父母或許確是與當事者達成了和解,也不構成“息事”壓力。作為監督、質詢者的人大領導,至多就發發牢騷。一個小縣城,談不上有什麼伸張權益的社會公共組織。所有壓力源的失效,使“捂事”成為一個可行的選項。根治問題,得從建立捂不住不敢捂不能捂的機制開始。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