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限號救不了“折騰”婚姻

時間:2013-07-09 14:12   來源:法制日報

  “樓市有風險,離婚需謹慎。”今年上半年,上海、青島陸續在婚姻登記處貼出了這樣的告示。在南京,因為房子限購、孩子上學等種種問題,不少夫妻也遭遇離婚困境。為了應對洶湧而來的離婚潮,南京辦理婚姻登記業務量最大的鼓樓區婚姻登記處,遇到人多時,不得不臨時啟用離婚“限號”措施,即排隊預約領號牌,當天的號全都發放完畢,超出的第二天再來排。這也是南京首次對離婚實施“限號”政策(7月8日《現代快報》)。

  不限號,無生活——這是一個被稱作限號和搖號的時代。現在,離婚率大有上升並且有點攔都攔不住的勢頭,地方政府也不出意料地對離婚進行了限號。可是“離婚限號”政策,能不能拉下直線上升的離婚率呢?折騰式的婚姻,會因限號而幸福嗎?

  “離婚限號”的政策,並不符合婚姻法中“婚姻自由”的精神。即便打著為家庭和睦的旗號來限號,婚姻裏的悲歡離合也並非“難斷家務事”的公權力所能左右。在現實中,購房是唯一的硬道理。在以家庭為單位的限購令中,離婚恐怕也會慢慢變成實實在在的“剛性需求”。為孩子上學也好,為改善住房條件也罷,能夠買到房子永遠是這個時代裏最現實無比的夢想。而“離婚限號”則顯得很是尷尬和無奈。

  當社會的公共政策確實能夠影響婚姻的狀態時,我們就必須質疑該公共政策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一面是政府的“限購令”,一面是有條件市民對於購房的“剛性需求”,現實的逼仄與婚姻的幸福,總有難以拎清的聯繫。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房子不限購,房價定然還會以更大的幅度來報復社會,如果房子以家庭為單位限購,則有條件購房的家庭也會成為“離婚購房”的受害者。綜合起來,便是這樣一句話——人生和家庭之幸福,總是被房子和政策所綁架,至於真正自由的幸福,恐怕只可望而不可及。

  離婚當然有風險。正如南京市民林女士所言,“説心裏話,我確實有點忐忑,有種説不出來的感覺。”所有為了買房而離婚的家庭,付出經濟和精力方面的成本或許可以忽略,在幸福層面的折騰卻足以讓人捶胸頓足。婚姻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契約。當主流價值觀和傳統道德,都在教導公眾去踐行家庭責任、遵守契約精神的時候,無奈的現實卻總是能把這樣的價值觀打亂。雖然我們已經無法證明穩定的婚姻就意味著幸福和美滿,但折騰的婚姻只會讓幸福漸行漸遠,“離婚限號”最終也彌合不了折騰式婚姻的裂痕。(王傳濤)

編輯:張禦舲

相關新聞

圖片